共 4 条
试论与布什维尔德杂岩体有关的铂族元素-铬铁矿矿床成矿系列及其对中国西南部的意义
被引:18
作者:
王登红
应汉龙
骆耀南
陈毓川
朱明玉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3] 四川地质矿产勘查与开发局
[4] 中国地质科学院
[5] 中国地质科学院 北京
[6] 北京
[7] 四川成都
来源:
关键词:
布什维尔德杂岩体;
地幔柱;
铂族元素矿床;
矿床成矿系列;
中国西南部;
D O I:
10.13686/j.cnki.dzyzy.2002.04.008
中图分类号:
P618.53 [铂和铂族金属];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布什维尔德杂岩体中铂族元素成矿作用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既有主岩体岩浆结晶分异形成的UG2和Merensky层,有晚期小岩体结晶分异产生的块状铜镍硫化物矿石中伴生的铂族元素矿床(如Nkomati),也有岩体侵入过程中产于接触带的热液成因硫化物-铂族元素矿床(如Potgietersrust),以及岩筒型矿床(如Mooihoek和Driekop)、剪切带热液型硫化物矿床(如TweefonteinHill)和石英脉型铂族元素矿床.这些矿床虽然产出部位不同(矿体可以分布在岩体内部也可以出现在接触带甚至远离岩体),矿石类型也不同(有的是铬铁矿型,有的是硫化物型,有的是硅酸盐型,甚至还有石英脉型),但铂族元素的富集都与布什维尔德基性超基性岩杂岩体密切有关,实际上构成一个完整的由布什维尔德地幔柱形成的矿床成矿系列。类似的矿床成矿系列在深受峨眉地幔柱影响的我国西南部地区也存在,这对于在我国寻找多种类型的铂族元素矿床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除了金宝山和杨柳坪等地的岩浆型铂矿外,近年来在杨柳坪、大岩子等地也先后发现了热液型铂族元素矿床.
引用
收藏
页码:243 / 249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