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高产群体质量指标的研究

被引:1
作者
宋碧
吴盛黎
余世洪
陈芳
徐立
樊文斌
机构
[1] 贵州大学农学院!贵阳550025
[2] 贵州毕节市农业局!551700
关键词
玉米; 高产群体; 质量指标;
D O I
10.13605/j.cnki.52-1065/s.1999.s1.009
中图分类号
S513.0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不同生态条件下不同玉米组合、不同行窝距、不同带距玉米群体结构主要质量指标与产量关系。结果表明:在高、中海拔区,贵毕303以每667m2种植密度3400~4400株,贵毕3013500~3800株,黔西4号3000~3600株,毕单3号3000~3300株的群体结构较合理,其叶面积系数、干物质积累量、光合势、净同化率、总粒数等主要质量指标都比较理想,产量也高。同一玉米组合,叶面积系数、总粒数高海拔区较中海拔区大;群体干物质生产量高海拔区比中海拔区高11.88%~69.08%,但干物质向穗中转化率则是高海拔区(46.35%)小于中海拔区(52.03%)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8+69 +6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旱地分带套作的小麦带距与玉米密度对地膜玉米产量的影响 [J].
张荣达,左文涵,黄勇 .
玉米科学, 1995, (02) :32-36
[2]  
农业多因素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M].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萧兵,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