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钾胁迫对水稻光合特性及光合防御机制的影响

被引:58
作者
彭海欢 [1 ]
翁晓燕 [1 ]
徐红霞 [1 ]
蒋琴素 [1 ]
孙骏威 [2 ]
机构
[1]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系
[2] 中国计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水稻; 钾素缺乏;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酶活性; 光抑制;
D O I
10.16819/j.1001-7216.2006.06.010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钾敏感型品种二九丰和钾钝感型品种原丰早为材料,研究了缺钾对水稻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以及光合防御机制,并对缺钾条件下的光合防御机制进行了讨论。在缺钾条件下,两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n)随气孔导度(Gs)的下降而下降;光合作用的关键酶Rubisco含量降低,而抗氧化酶系统的关键酶SOD活性显著上升。进一步的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表明,随着钾胁迫时间的延长,缺钾水稻叶片中的Fv/Fm、ФPSⅡ、qP及ETR均显著下降,说明PSⅡ反应中心受到伤害。缺钾也降低了水稻叶片的光饱和点,PSⅡ吸收的光能超过了光合作用所能利用的光能。缺钾叶片NPQ显著上升,说明钾胁迫下的水稻叶片通过启动热耗散机制耗散过剩的激发能,以减轻因PSⅡ吸收过多光能而引起的光抑制和光氧化从而保护光合机构免受伤害。从品种间的差异来看,原丰早在缺钾条件下,由于仍有较强的光合能力和抗光抑制能力,因此对缺钾有更强的耐性。
引用
收藏
页码:621 / 62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