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京都时代的国际产业竞争研究

被引:2
作者
乔晓楠
马世珍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全球气候变化; 环境剥削; 贸易壁垒; 国际产业竞争;
D O I
10.16158/j.cnki.51-1312/f.2010.07.006
中图分类号
F113 [世界经济问题];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30206 ; 1407 ; 020202 ;
摘要
后京都时代的来临使得南北经济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变化。本文构造了一个两国两阶段博弈模型,探讨新时期国际产业竞争的机制与特点。由于南方国家对于北方国家的市场依赖以及全球气候所具有的公共品属性,导致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产业竞争中需要面对环境剥削和贸易壁垒双重压力。为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扩大内需、发展低碳经济以及积极地推动国际合作等策略加以应对,进而适应新变化,保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碳预算方案:一个公平、可持续的国际气候制度框架 [J].
潘家华 ;
陈迎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5) :83-98+206
[2]   应对碳关税的战略和对策 [J].
雷明 .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09, 29 (08) :4-6
[3]   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理论框架和解决方案 [J].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
刘世锦 ;
张永生 .
经济研究, 2009, 44 (03) :4-13
[4]  
帝国主义与依附[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巴西]特奥托尼奥·多斯桑托斯(Theotonio,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