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激活因子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变化及山莨菪碱的保护作用

被引:2
作者
史留斌
彭淑牖
孟兴凯
刘颖斌
彭承宏
机构
[1]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外科!浙江杭州
关键词
血小板激活因子; 肝脏; 缺血再灌注损伤; 山莨菪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46.1 [生物化学检验、临床检验];
学科分类号
100208 ;
摘要
目的 :探讨血小板激活因子 (PAF)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意义及山莨菪碱的保护作用。方法 :测定大鼠肝脏局部缺血再灌注损伤和应用山莨菪碱时肝组织 PAF含量、丙二醛 (MDA)含量及肝脏病理变化。结果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肝组织 PAF含量增高 ,由 (2 2 7.72± 31.13) pg/ g升至 (4 6 7.16± 5 3.48) pg/ g,且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增高 ;山莨菪碱明显减少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肝组织 PAF的释放 ,减轻肝脏脂质过氧化程度 ,改善肝功能 ,减轻肝脏病变程度。结论 :山莨菪碱部分是通过抑制 PAF的产生而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20 / 22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血小板激活因子及其拮抗剂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J].
吕建中 ;
史留斌 ;
陈怀仁 ;
杨建中 ;
嵇振岭 .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1997, (03) :43-44
[2]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中性粒细胞的聚积及海风藤酮的保护作用 [J].
陈怀仁 ;
史留斌 ;
杨建中 ;
杨栋培 ;
王尔慧 .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6, (11) :17-19+64
[3]   山莨菪碱保护缺血小肠的机理探讨 [J].
杨晓红 ;
唐朝枢 ;
苏静怡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988, (03) :134-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