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 培养优秀竞技后备人才

被引:71
作者
郭建军
机构
[1] 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司
关键词
青少年体育; 竞技体育; 后备人才培养; 业余训练; 新三级训练网; 社会办学; 体校办学; 学训矛盾;
D O I
10.19582/j.cnki.11-3785/g8.2014.04.001
中图分类号
G807 [体育教育];
学科分类号
040303 ;
摘要
运用调查法,以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对其目的与意义、现状与问题、机遇与挑战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目标与思路。主要结论: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滑未能得到有效改善;竞技后备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青少年体育工作分为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两大范畴。从竞技范畴看,建国以来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目前,高、中、初新三级训练网络初步建立,体教结合得以深化,社会"办训"积极性很高,后备人才培养得到有效改善。但"业训"理念滞后、学训矛盾突出、文化教育薄弱、体校出口不畅、在训规模萎缩、选材面狭窄、竞赛管理不善、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未能得到根本改变。转变青少年体育发展方式,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构建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实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程,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重点做好青少年体育法规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与体校规范化办学等工作。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蒋茂林.西南大学.2010, 08
[2]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形成、演变与重构 [J].
熊晓正 ;
郑国华 .
体育科学, 2007, (10) :3-17
[3]   关于实现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 [J].
谭华 .
体育学刊, 2000, (05) :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