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丘陵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研究——以衡阳市为例

被引:28
作者
莫宏伟
任志远
谢红霞
不详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2]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陕西西安
[3] 陕西西安
[4] 陕西西安
关键词
丘陵; 衡阳市; 土地利用变化; 驱动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在GIS,Excel,SPSS11.0的支持下,以土地详查数据为依据,对衡阳市1994~2001年的土地利用变化过程进行了全面分析,揭示了衡阳市近七年来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点,并分析了其主要原因。研究表明:(1)衡阳市1994~2001年耕地、未利用地面积总体减少,其他用地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土地利用类型变动的总体方向是:农用地和未利用地向建设用地转化,耕地向园地、水域转化,未利用地向林地转化。(2)衡阳市土地利用变化存在较大的时间和空间差异。时间上1997年前土地利用变化显著,1997年后变化较小;空间上以祁东县和衡阳市区变化较大,衡南县、南岳区变化较小。(3)人口因素、政策因素、经济因素是衡阳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1997年前后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的差异主要由政策因素造就,地形地貌因素及经济因素则主导了区内空间差异的形成。
引用
收藏
页码:551 / 55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以内蒙古准格尔旗为例
    任志远
    [J]. 干旱区研究 , 2003, (03) : 202 - 205
  • [2] 20世纪90年代中国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刘纪远
    张增祥
    庄大方
    王一谋
    周万村
    张树文
    李仁东
    江南
    吴世新
    [J]. 地理研究, 2003, (01) : 1 - 12
  • [3] 我国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生态环境背景分析
    邹亚荣
    赵晓丽
    张增祥
    周全斌
    谭文杉
    [J]. 山地学报, 2002, (02) : 176 - 181
  • [4] 我国现阶段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宏观分析
    李平
    李秀彬
    刘学军
    [J]. 地理研究, 2001, (02) : 129 - 138
  • [5] 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耕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倪绍祥
    刘彦随
    张贵祥
    王杰臣
    [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999, (03) : 49 - 54
  • [6] 梧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研究
    王良健
    刘伟
    包浩生
    [J]. 经济地理, 1999, (04) : 74 - 79
  • [7]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探讨
    王秀兰
    包玉海
    [J]. 地理科学进展, 1999, (01) : 83 - 89
  • [8] 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安全评价[M]. 科学出版社 , 任志远,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