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源区不同建植期人工草地土壤养分及微生物量磷和磷酸酶活性研究

被引:33
作者
冯瑞章 [1 ]
周万海 [2 ]
龙瑞军 [1 ]
马玉寿 [3 ]
齐文娟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2]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3]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
关键词
江河源区; 人工草地; 土壤养分; 微生物量磷; 中性磷酸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2 [草原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713 ;
摘要
研究了"黑土滩"退化草地上建植的2,4和6龄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土壤养分、微生物量磷、中性磷酸酶活性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随建植期的增加,土壤pH值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人工4龄草地土壤pH值最低,人工6龄草地最高。从时间尺度看,人工2龄草地土壤养分含量、土壤微生物量磷含量和土壤中性磷酸酶活性较"黑土滩"退化草地明显升高,随着建植期的增加,人工4龄草地各测定指标明显下降,而人工6龄草地各测定指标再次升高。4种草地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量磷含量和中性磷酸酶活性在土壤剖面中均呈现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递减的趋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量磷与有机碳、全氮、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全磷含量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中性磷酸酶活性与大多数土壤养分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与土壤有机碳的相关系数最大;土壤微生物量磷与中性磷酸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坡向坡位和撂荒地对云雾山草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J].
邱莉萍 ;
张兴昌 ;
程积民 .
草业学报, 2007, (01) :87-93
[2]   松嫩草甸寸草苔群落土壤微生物量磷的初步研究 [J].
张乃莉 ;
郭继勋 .
草业学报, 2006, (05) :19-24
[3]   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地土壤酶活性的研究 [J].
谈嫣蓉 ;
蒲小鹏 ;
张德罡 ;
徐长林 ;
徐广平 ;
陈建纲 ;
白小明 .
草原与草坪, 2006, (03) :20-22
[4]   沈阳东陵古松根区土壤磷酸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J].
郝长红 ;
杨建中 ;
颜丽 ;
陈佳广 ;
查春梅 ;
关连珠 .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01) :194-196
[5]   高寒地区不同建植期人工草地群落垂直结构和生产力变化的研究 [J].
王长庭 ;
龙瑞军 ;
施建军 ;
丁路明 .
中国草地, 2005, (05) :16-21
[6]   江河源区披碱草和星星草混播草地土壤物理性状对牦牛放牧强度的响应 [J].
董全民 ;
赵新全 ;
马玉寿 ;
代勇 ;
施建军 ;
王启基 .
草业科学, 2005, (06) :65-70
[7]   江河源区人工草地及“黑土滩”退化草地群落演替与物种多样性动态 [J].
史惠兰 ;
王启基 ;
景增春 ;
李世雄 ;
王杰 .
西北植物学报, 2005, (04) :655-661
[8]   长期不同施肥对石灰性土壤微生物磷及磷酸酶的影响 [J].
谢林花 ;
吕家珑 ;
张一平 .
生态学杂志, 2004, (04) :65-68
[9]   八角林地土壤酶活性和养分的分布特点及其相关分析 [J].
袁霞 ;
何斌 .
经济林研究, 2004, (02) :10-13
[10]   高寒牧区中华羊茅人工草地退化演替的数量特征研究 [J].
张耀生 ;
赵新全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3) :285-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