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磁Ap指数与太阳黑子数的交叉小波分析及R/S分析

被引:26
作者
王亚敏
张勃
郭玲霞
戴声佩
王兴梅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地磁Ap指数; 太阳黑子数; 交叉小波; R/S分析;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1.06.007
中图分类号
P182.4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1932~2009年间的地磁Ap指数和太阳黑子数资料,用交叉小波方法和R/S方法分析了地磁Ap指数和太阳黑子数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①地磁Ap指数和太阳黑子数在高频段上显著带的形状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具有显著和稳定的8.02~11.35 a的振荡周期;在低频部分,地磁Ap指数和太阳黑子数4~6月的周期变化不连续,仅在部分年份通过了95%的红噪声检验。②地磁Ap指数和太阳黑子数在8.02~11.35 a的频段上具有显著的共振周期,且在此频段上地磁Ap指数落后太阳黑子数1.5 a左右稳定的相位变化。地磁Ap指数和太阳黑子数在低频部分存在4~6月共振周期,但二者的位相关系不稳定。③地磁Ap指数和太阳黑子数时间序列的Hurst指数分别为0.79和0.81,表明地磁Ap指数和太阳黑子数都是持续的时间序列,且未来的变化将持续过去的变化趋势,具有长期记忆性和混沌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747 / 75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 [1] 利用EMD方法提取地磁Ap指数周期分量
    黄朝军
    徐彤
    吴健
    吴振森
    冯健
    李强
    [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9, 24 (06) : 1968 - 1974
  • [2] 元谋干热河谷近50年分季节降水变化的DFA分析
    张斌
    史凯
    刘春琼
    艾南山
    刘刚才
    覃发超
    [J]. 地理科学, 2009, 29 (04) : 561 - 566
  • [3] 1965~2005年西北太平洋边缘海区海面变化记录的ENSO信号及其时空分异特征
    袁林旺
    俞肇元
    谢志仁
    宋志尧
    闾国年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 39 (05) : 664 - 676
  • [4] 太阳常数与太阳黑子数关系的交叉小波分析
    杨若文
    曹杰
    黄玮
    年艾冰
    [J]. 科学通报, 2009, (07) : 871 - 875
  • [5] 黄河源区径流量与区域气候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相关
    孙卫国
    程炳岩
    李荣
    [J]. 地理学报, 2009, 64 (01) : 117 - 127
  • [6] 太阳黑子数时间序列的R/S分析
    汤龙坤
    [J].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4) : 627 - 629
  • [7] 第24太阳周太阳黑子数平滑月均值预报
    王家龙
    苗娟
    刘四清
    龚建村
    朱翠莲
    [J]. 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08, (08) : 1097 - 1105
  • [8] 基于小波变换的三江平原低湿地井灌区年降水序列变化趋势分析
    刘东
    付强
    [J]. 地理科学, 2008, (03) : 380 - 384
  • [9] 阿克苏河径流变化与北大西洋涛动的关系
    李红军
    江志红
    刘新春
    杨青
    [J]. 地理学报, 2008, (05) : 464 - 474
  • [10] 地磁场长期变化和日长十年尺度变化的周期特征
    康国发
    白春华
    高国明
    [J]. 地球物理学报, 2008, (02) : 369 - 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