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与中国高等教育变革前景

被引:56
作者
张优良 [1 ]
尚俊杰 [2 ]
机构
[1] 北京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2]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学习科学实验室
关键词
互联网+; 慕课; 未来学校; 高等教育变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G6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040106 ;
摘要
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是否可能颠覆传统教育发展模式?能否推动高等教育发生深层次变革?未来学校会呈现什么样的形态?这是学者们不断探讨的问题。在我国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审视"互联网+"给高等教育发展带来的机遇,发挥互联网技术在资源配置中独特优势,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变革的战略选择。互联网技术为高校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契机;互联网技术可以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普及化,促进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互联网技术有望降低教育成本,提高教育收益。从未来学校的发展图景看,"互联网+"必然推动高校在课堂形式、课程教材、培养模式、教师角色、学校管理等方面发生变革,势必出现教育流程再造的趋势;从社会效益看,互联网技术缩短了大众与教育之间的距离,更大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公众对高等教育公平、效益、质量与规模的要求。发挥"互联网+"在推进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要重视对"互联网+"认识上的差异,互联网技术本身不是教育,信息技术也不是万能的。尽管信息技术的潜力巨大,但高校改革具有惰性,互联网技术能否对教育发展产生革命性影响,还取决于制度层面是否有质的突破。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从三个视角看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J].
郭文革 .
中国民族教育, 2017, (Z1) :12-14
[2]   打造精品慕课 助力教学改革 [J].
邵进 .
中国大学教学, 2017, (02) :12-14
[3]   数字时代的知识变革与课程更新 [J].
余宏亮 .
课程教材.教法 . , 2017, (02) :16-23+60
[4]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职一体化教材建设 [J].
章金萍 .
中国大学教学, 2017, (01) :84-87
[5]   “互联网+”与高等教育变革——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初探 [J].
尚俊杰 ;
曹培杰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7, 15 (01) :173-182
[6]   教育扩招促进了代际流动? [J].
杨中超 .
社会, 2016, 36 (06) :180-208
[7]   我国一流大学的入学机会及其地区差异:2008-2015 [J].
曹妍 ;
张瑞娟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 34 (04) :52-65+118
[8]   未来学校的变革路径——“互联网+教育”的定位与持续发展 [J].
曹培杰 .
教育研究, 2016, 37 (10) :46-51
[9]   教育收益率的变动趋势及其MSD解释 [J].
杨素红 ;
丁小浩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6, 14 (04) :105-123+188
[10]   高校MOOCs运行机制的现状问题与改进建议 [J].
刘名卓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6, (05) :7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