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值法和图解法计算山区河流沉积物粒度参数的差异

被引:10
作者
陶敏
邓山
王婷乐
袁金钊
肖尚斌
机构
[1] 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粒度参数; 图解法; 矩值法; 粗粒沉积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33 [水文分析与计算];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在宜昌市山区小河莲沱溪采集一组以粗砂和极粗砂为优势粒度组成的沉积物样品,在筛析法进行粒度分析的基础上,用矩值法和图解法分别计算沉积物的粒度参数,并对两种方法所得的结果进行对比.两种计算方法得到的平均粒径和分选系数十分接近,基本上可以互相替代.峰态呈一定的相关性,但不可互相代替.偏态较为离散,不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其中的差异性原因与两种方法的计算原理及粗粒沉积物的粒度组成有关.两种方法计算所得粗粒沉积物的偏度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图解法偏态值指示了样品主体的尾部,而矩值法偏态值反映了样品总体的尾部特征.对于两种方法所得峰态值,当样品的粒级分布曲线呈单峰且粒级分布比较集中时,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结果差距不大,而当样品的粒级分布曲线呈双峰且次峰频数较大时,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结果则具有较大的差异.图解法的计算未能考虑到两端尾部的粒度特征,会导致粒度参数的计算产生偏差,而矩值法计算原理更科学,结果较为准确,因此在资料整合同化处理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两种方法计算粒度参数时导致的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南海沉积物图解法和矩值法粒度参数计算及对比 [J].
刘志杰 ;
龙海燕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9 (02) :313-316+336
[2]   沉积物粒度参数求解方法的对比 [J].
李志亮 ;
杜小如 .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08, (04) :16-19
[3]   沉积物粒度参数求解方法探讨 [J].
张惠兰 ;
李志亮 .
水利技术监督, 2008, (01) :18-19
[4]   南京下蜀黄土图解法与矩值法粒度参数对比研究 [J].
毛龙江 ;
庞奖励 ;
刘晓燕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3) :95-99
[5]   末次冰期旋回风成沉积物图解法与矩值法粒度参数的对比 [J].
徐树建 ;
潘保田 ;
张慧 ;
李琼 .
干旱区地理, 2005, (02) :194-198
[6]   图解法与矩法沉积物粒度参数的对比 [J].
贾建军 ;
高抒 ;
薛允传 .
海洋与湖沼, 2002, (06) :577-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