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值分析的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以榆林市为例

被引:14
作者
李俊莉 [1 ]
曹明明 [2 ]
机构
[1] 山东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2]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能值分析; 循环经济; 资源型城市; 榆林市;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13.03.023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0201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运用能值理论与分析方法,从能值流量、社会经济发展、资源循环利用、资源环境安全和综合指数5个方面构建了循环经济能值评价指标体系,对2000-2010年陕北资源型城市榆林的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榆林自然资源丰富,能值自给率达99%以上,属于资源输出型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立在大量消耗本地不可更新资源的基础上,仍沿袭着高资源消耗、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虽然系统的资源循环利用率(RRR)逐年增长,但可持续发展指数(ESI)、改进的可持续发展指数(SDI)、循环经济能值指数(EREI)、生态效率指数(UEI)逐年下降。基于循环经济的"3+1"模式,今后榆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加大引入外界能值力度,促进能值的合理流动;依托技术创新和技术转型,提高输入能值利用效率和废弃物资源化效率;进一步开发可更新资源,促使区域产业系统的生态化转向。
引用
收藏
页码:528 / 53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湟水谷地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以西宁市为例 [J].
张小平 ;
何伟 ;
方婷 .
干旱区地理, 2011, 34 (02) :344-354
[2]   陕西省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 [J].
甘卓亭 ;
叶佳 ;
马亚兰 ;
周旗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0, 24 (08) :11-14
[3]   优势产业循环经济构建——以新疆阜康市为例 [J].
吴得文 ;
杨德刚 ;
毛汉英 ;
张小雷 ;
魏信 ;
乔旭宁 .
干旱区地理, 2008, (05) :779-787
[4]   青海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J].
卓玛措 ;
冯起 ;
司建华 .
经济地理, 2008, (02) :308-312+333
[5]   区域农业循环经济能值评价的实证研究 [J].
卢远 ;
王娟 ;
陆赛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02) :482-487
[6]   区域循环经济的能值分析与评估——以徐州市为例 [J].
仇方道 ;
佟连军 ;
丁宁凯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7, (06) :69-74
[7]   北京城市物质代谢的能值分析与生态效率评估 [J].
张妍 ;
杨志峰 .
环境科学学报, 2007, (11) :1892-1899
[8]   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及其实证研究 [J].
马其芳 ;
黄贤金 ;
彭补拙 ;
翟文侠 ;
刘林旺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6) :97-105
[9]   试论以物质流分析方法为基础建立我国循环经济指标体系 [J].
刘滨 ;
王苏亮 ;
吴宗鑫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04) :32-36
[10]   基于能值分析的西北地区循环经济研究 [J].
陈兴鹏 ;
薛冰 ;
拓学森 .
资源科学, 2005, (01) :5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