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大暴雨过程的分析

被引:4
作者
李永平
詹宗明
机构
[1] 钦州气象局
关键词
湿度场; 高湿区; 干舌; 湿舌; 锋区; 鞍形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对2010年6月1-2日广西大暴雨天气的湿度场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暴雨前有一个高湿区的形成和维持过程,暴雨前一天预报的高湿区产生明显调整,导致暴雨出现,表明低层湿度场对暴雨发生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4 / 5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西南地区一次区域性大到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J].
主毅 ;
张艳梅 ;
陈波 ;
陈世平 .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8, (02) :42-45
[2]   南宁城区“7.18”灾害性强降水分析 [J].
黄名慧 ;
樊俏丽 .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8, (S1) :25-26
[3]   2007年6月12~13日柳州市特大暴雨过程分析 [J].
冯晓玲 .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8, (S1) :7-8
[4]   广西几次不同类型天气系统造成暴雨过程的物理量分析 [J].
曾小团 ;
农孟松 ;
赵金彪 .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7, (04) :1-4+7
[5]   桂西两次强降雨过程对比分析 [J].
曾小团 ;
农孟松 ;
岑瀚 ;
邓海光 .
广西气象, 2006, (03) :18-21
[6]   广西降水变化诊断分析 [J].
李英梅,苏志 .
广西气象, 1996, (02) :16-20
[7]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 气象出版社 , 朱乾根等编著,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