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梅州城区雾和霾的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9
作者
:
郭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梅州市气象局
郭青
魏远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梅州市气象局
魏远强
曾东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梅州市气象局
曾东好
刘小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梅州市气象局
刘小燕
罗周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梅州市气象局
罗周霞
机构
:
[1]
梅州市气象局
来源
:
气象研究与应用
|
2013年
/ 34卷
/ 04期
关键词
:
雾;
霾;
气候特征;
梅州城区;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426.4 [雾];
P427.2 [能见度、浑浊度];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为了研究本地区雾和霾的规律和趋势,利用梅州市气象局1990-2008年近20a的雾日和霾日统计资料,通过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从年、季和持续时间上分析了梅州城区的雾、霾气候特征。结果表明:1990-2008年期间梅州城区雾日数呈逐渐显著性减少的趋势,年雾日数减少幅度为0.4561d/a,霾日数从2005年之后开始呈明显增加趋势;雾在冬季最多,秋季和夏季最少,霾在冬季最多,夏季最少。另外,霾一年四季均有出现,且出现的几率不断增加,持续时间也不断增长。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防城港市大雾气候特征分析
[J].
蒋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防城港市气象局
蒋静
;
凌宗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防城港市气象局
凌宗良
;
许文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防城港市气象局
许文龙
.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9,
30
(04)
:18
-21
[2]
儋州市大雾天气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J].
许美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儋州市气象局
儋州市气象局
许美秋
;
郭冬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海南省气象台
儋州市气象局
郭冬艳
;
黄韦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儋州市气象局
儋州市气象局
黄韦珠
.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9,
30(S2)
(S2)
:16
-17
[3]
南宁市大气能见度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J].
廖国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西气候中心
广西气候中心
廖国莲
;
程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西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广西气候中心
程鹏
.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7,
(04)
:26
-28
[4]
灰霾天气对厦门市城市能见度影响问题初探
[J].
张立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厦门市气象局
厦门市气象局
张立多
;
叶文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厦门市环保局
厦门市气象局
叶文健
;
陈德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厦门市气象局
厦门市气象局
陈德花
;
黄雅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厦门市气象局
厦门市气象局
黄雅芳
.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7,
(S2)
:149
-150
[5]
深圳两次大雾天气过程对比分析及预报启示
[J].
孙石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深圳市气象局
孙石阳
;
谢小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深圳市气象局
谢小敏
;
张小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深圳市气象局
张小丽
.
广西气象,
2006,
(02)
:8
-10+51
[6]
灰霾的健康效应
[J].
白志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白志鹏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蔡斌彬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董海燕
;
边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边海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6,
(03)
:198
-201
[7]
再论相对湿度对区别都市霾与雾(轻雾)的意义
[J].
吴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吴兑
.
广东气象,
2006,
(01)
:9
-13
[8]
南宁市大雾气候特征分析
[J].
周惠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宁市气象局
周惠文
;
林健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宁市气象局
林健玲
;
杨宇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宁市气象局
杨宇红
;
李广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宁市气象局
李广海
;
黄归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宁市气象局
黄归兰
.
广西气象,
2005,
(04)
:12
-14+4
[9]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中国气象局[编];.气象出版社.2003,
←
1
→
共 9 条
[1]
防城港市大雾气候特征分析
[J].
蒋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防城港市气象局
蒋静
;
凌宗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防城港市气象局
凌宗良
;
许文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防城港市气象局
许文龙
.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9,
30
(04)
:18
-21
[2]
儋州市大雾天气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J].
许美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儋州市气象局
儋州市气象局
许美秋
;
郭冬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海南省气象台
儋州市气象局
郭冬艳
;
黄韦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儋州市气象局
儋州市气象局
黄韦珠
.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9,
30(S2)
(S2)
:16
-17
[3]
南宁市大气能见度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J].
廖国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西气候中心
广西气候中心
廖国莲
;
程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西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广西气候中心
程鹏
.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7,
(04)
:26
-28
[4]
灰霾天气对厦门市城市能见度影响问题初探
[J].
张立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厦门市气象局
厦门市气象局
张立多
;
叶文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厦门市环保局
厦门市气象局
叶文健
;
陈德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厦门市气象局
厦门市气象局
陈德花
;
黄雅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厦门市气象局
厦门市气象局
黄雅芳
.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7,
(S2)
:149
-150
[5]
深圳两次大雾天气过程对比分析及预报启示
[J].
孙石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深圳市气象局
孙石阳
;
谢小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深圳市气象局
谢小敏
;
张小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深圳市气象局
张小丽
.
广西气象,
2006,
(02)
:8
-10+51
[6]
灰霾的健康效应
[J].
白志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白志鹏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蔡斌彬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董海燕
;
边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边海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6,
(03)
:198
-201
[7]
再论相对湿度对区别都市霾与雾(轻雾)的意义
[J].
吴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吴兑
.
广东气象,
2006,
(01)
:9
-13
[8]
南宁市大雾气候特征分析
[J].
周惠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宁市气象局
周惠文
;
林健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宁市气象局
林健玲
;
杨宇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宁市气象局
杨宇红
;
李广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宁市气象局
李广海
;
黄归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宁市气象局
黄归兰
.
广西气象,
2005,
(04)
:12
-14+4
[9]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中国气象局[编];.气象出版社.2003,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