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秸还田对夏玉米田养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7
作者
王春虎 [1 ]
陈士林 [1 ]
冯荣成 [2 ]
机构
[1] 河南科技学院农学系
[2] 获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关键词
玉米; 麦秸还田; 土壤养分含量; 影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0901 ;
摘要
通过比较试验,对目前华北平原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农作制度下麦秸还田与否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及其动态性变化规律进行了探索,以寻求最佳耕作措施。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措施各处理麦收后的肥力基础一致。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吐丝期、灌浆期、成熟期的土壤养分测定结果显示出差异,且随时间推移差异表现越明显。各期各处理平均值比较表明:麦秸不还田+免耕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最低,绝对值降低了1.24~2.11 g/kg,相对值降低了9.01%~15.31%,麦秸还田处理比麦秸不还田处理平均增产10.54%,单位面积产量以处理③最高,其次为处理①。
引用
收藏
页码:170 / 17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秸秆资源化利用途径及建议 [J].
王艳锦 ;
王博儒 ;
张全国 .
河南农业科学, 2009, (07) :23-26+42
[2]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土壤特征研究进展 [J].
尹飞 ;
熊瑛 ;
李友军 ;
付国占 .
河南农业科学, 2009, (02) :16-20
[3]   秸秆还田对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意义 [J].
田伟 .
山东农机化, 2008, (05) :24-24
[4]   作物秸秆还田的综合评价 [J].
刘文志 .
现代化农业, 2008, (02) :17-19
[5]   不同秸秆还田量的增产效益研究 [J].
屈素斋 ;
王艳华 ;
徐亚萍 ;
郑志国 .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7, (01) :61+71-61
[6]   经济环保施肥技术——秸秆还田 [J].
刘夫久 .
农家致富, 2006, (19) :35-35
[7]   农艺措施对消除麦秸生化互作不良影响的作用 [J].
贾春虹 ;
王璞 ;
戴明宏 .
华北农学报, 2005, (05) :57-60
[8]   秸秆还田技术及作用 [J].
蒋爱萍 ;
杨静 .
现代农业科技, 2005, (03) :45-45
[9]   秸秆还田的效应及影响因素 [J].
徐国伟 ;
常二华 ;
蔡建 .
耕作与栽培, 2005, (01) :6-9
[10]   实施“沃土工程” 强化秸秆还田 [J].
谢平 ;
韩民 ;
姜兴顺 .
安徽农业科学, 2004, (05) :944-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