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址事故大气弥散因子计算的实验与理论研究

被引:6
作者
胡二邦
姚仁太
高占荣
陈家宜
张茂栓
乔清党
机构
[1]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太原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
[2] 北京
[3]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
[4]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太原北
关键词
滨海核电厂址; 事故排放; 大气扩散因子; 模式与参数;
D O I
10.13671/j.hjkxxb.1999.05.002
中图分类号
X169 [环境空气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在目前常用的计算核电厂事故概率大气扩散因子的模式基础上提出了考虑内边界层影响的计算模式,根据某待建滨海核电厂址大气弥散实验的实测参数,分别采用本模式和常用模式估算了厂址边界05 km 处的最终评价用事故概率扩散因子和各途径的剂量及有效剂量.计算结果表明,无论是事故概率扩散因子还是个人有效剂量,本模式给出的值都是常用模式的59 倍.因此,在不能忽略内边界层出现频率的滨海厂址,必须考虑内边界层对事故扩散因子与剂量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471 / 47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600MWe核电站事故工况下气态排出物环境弥散模式、参数与程序[J]. 胡二邦,高占荣.中国核科技报告. 1998(00)
[2]  
GB 6249-1986. 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S].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