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能力的空间演变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被引:20
作者
顾伟男 [1 ]
申玉铭 [1 ]
王书华 [2 ]
曾春水 [1 ]
机构
[1]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2]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关键词
科技创新能力; 空间演变; 经济发展;
D O I
10.13580/j.cnki.fstc.2017.09.003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以中国大陆31个省区为研究单元,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空间局部自相关、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对2002—2014年科技创新能力空间演变及其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科技创新能力及其各组成要素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各省域科技创新能力水平由低层次水平逐渐向高层次水平演变,东部沿海和长江沿线部分省区科技创新能力较强,西北和西南两大片及中部少数省区科技创新能力较为薄弱;(3)大多省域科技创新能力在空间关联演变上呈现路径依赖与锁定特征;(4)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明显提升,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跨越了从失调衰退到优质协调的七个阶段类型,各省区都形成了关系类型的阶段提升,空间梯度格局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十三五”时期科技创新驱动对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变化的影响与适应 [J].
樊杰 ;
刘汉初 .
经济地理, 2016, 36 (01) :1-9
[2]   长江三角洲区域创新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研究 [J].
蒋天颖 ;
刘程军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5, (06) :8-13+42
[3]   中国区域创新的时空动态分析 [J].
程叶青 ;
王哲野 ;
马靖 .
地理学报, 2014, 69 (12) :1779-1789
[4]   2001-2010年黑龙江省城市创新能力格局与发展过程 [J].
谭俊涛 ;
张平宇 ;
李静 .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 (04) :508-516
[5]   中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综合评估与空间格局分异 [J].
方创琳 ;
马海涛 ;
王振波 ;
李广东 .
地理学报, 2014, 69 (04) :459-473
[6]   城市科技创新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 [J].
陶雪飞 .
经济地理, 2013, 33 (10) :16-19
[7]   安徽省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及格局分析——兼论省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发展模式 [J].
许吉黎 ;
韩玉刚 ;
杨显明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3, (05) :51-56
[8]   地理集聚与空间依赖——中国区域创新的时空演进模式 [J].
王春杨 ;
张超 .
科学学研究, 2013, 31 (05) :780-789
[9]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J].
巴吾尔江 ;
董彦斌 ;
孙慧 ;
张其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 29 (12) :26-30
[10]   科技创新与创新型经济 [J].
洪银兴 .
管理世界, 2011, (0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