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相对北太平洋海域柔鱼钓获率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陈新军
田思泉
钱卫国
机构
[1] 上海水产大学海洋学院
[2] 上海水产大学海洋学院 上海
关键词
柔鱼; 钓获率; 月相; 北太平洋;
D O I
10.13233/j.cnki.mar.fish.2006.02.009
中图分类号
S973 [捕捞技术];
学科分类号
090802 ;
摘要
月相是影响光诱鱿钓作业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19952000年北太平洋810月150°E165°E柔鱼盛渔期的生产统计分析,各月月相在朔期间的产量分别为望期间产量的1.16、1.53和1.20倍,平均日产量分别增加0.38 t/d、0.9 t/d和0.21 t/d。经过GAM模型分析,月相对日产量的影响是显著的,其PC f值均在0.14以下,模型分析结果满意。
引用
收藏
页码:136 / 14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环境因子对东海区帆式张网主要渔获物渔获量影响 [J].
周甦芳 ;
樊伟 ;
崔雪森 ;
程炎宏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9) :1637-1640
[2]   新西兰周围海域双柔鱼渔场及其渔获分布 [J].
陈新军 .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1998, (02) :93-101
[3]   鳗鲡幼鱼生长发育中趋光行为的研究 [J].
罗会明 ;
郑微云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79, (04) :104-111
[4]   在光梯度条件下兰圆鲹、鲐鱼的行为反应 [J].
俞文钊 ;
何大仁 ;
郑玉水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78, (04) :1-13
[5]  
鱼类行为学[M]. 厦门大学出版社 , 何大仁, 1998
[6]  
海洋经济动物趋光生理[M].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 罗会明 著,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