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架沙丘(波)形成发育的环境条件

被引:30
作者
庄振业
林振宏
周江
刘志杰
刘毅飞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
[2] 天津师范大学
[3] 中国海洋大学 青岛
[4] 青岛
[5] 天津
关键词
沙丘; 动力机制; 环境; 陆架;
D O I
10.16028/j.1009-2722.2004.04.002
中图分类号
P931 [地貌学(地形学)];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陆架大、中、小、巨沙丘(沙波)发育的动力机制与河流沙波有相似之处,也有许多差异,前者含定时多向的潮流、持续定向的洋流和偶发性的暴风浪流,后者为单向持续水流。20~100cm/s的底流速是发育沙丘的动力因素,水流的多向性和浪流的偶发性又常常制约沙丘发育的强度和迁移的速度;陆架浅水区(小于18m)受破浪的影响,沙丘尺度与水深呈微弱负相关,深水区水深的影响甚微。陆架输沙量是沙丘发育的物质条件,特别是细、中砂底质,在此粒度范围内沙波尺度与粒径呈微弱正相关,平缓广阔的地形在沙丘发育中也起一定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0+37 +3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海南东方岸外海底沙波活动性研究 [J].
夏东兴 ;
吴桑云 ;
刘振夏 ;
印萍 ;
亓发庆 ;
叶银灿 ;
谢钦春 ;
陈锡土 ;
来向华 ;
陈小玲 .
黄渤海海洋, 2001, (01) :17-24
[2]   南海北部的潮波传播与海底沙脊和沙波发育 [J].
王文介 .
热带海洋, 2000, (01) :1-7
[3]   南海珠江口盆地陆架斜坡及大陆坡海底沙波动态分析 [J].
王尚毅,李大鸣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4, (06) :12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