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哲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被引:54
作者
张曙光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暨哲学与社会学院
关键词
高清海; 类哲学; 个体; 族; 共同体; 自然;
D O I
10.15939/j.jujsse.2015.01.013
中图分类号
B038 [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学科分类号
010101 ;
摘要
在全球化运动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的时代趋势下,高清海教授生前提出的"类哲学"已经显示出重大的思想创新意义,但它需要我们给予阐释、丰富和推展。高清海将人的"类存在"的充分展开,界定在马克思关于人类发展的第三大形态即"自由个性"阶段,并以"类本位"相称,说明他强调的超生理学的"类"概念,虽然是相对于生理学的"种"概念而言的,却并非说否定后者就可以直接达到前者;从历史的角度看,这要经过一个否定之否定的漫长过程,其中间环节是"族",包括前现代的"种族"和现代的"民族";而从理论上说,类哲学应当是"个体"、"共同体"(民族)、"人类"和"大自然"的这四重维度的相辅相成。
引用
收藏
页码:125 / 132+174 +174-17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人类正在走向自觉的“类存在” [J].
高清海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8, (01) :1-12+94
[2]  
共同体与社会[M]. 商务印书馆 , (德)斐迪南·滕尼斯(FerdinandTonnies)著, 1999
[3]  
人的“类生命”与“类哲学”[M]. 吉林人民出版社 , 高清海等著, 1998
[4]  
哲学史讲演录[M]. 商务印书馆 , (德)黑格尔(G.W.F.Hegel)著, 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