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原油中吡咯类含氮化合物的分布型式
被引:17
作者
:
李素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北京
李素梅
张爱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北京
张爱云
王铁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北京
王铁冠
机构
:
[1]
石油大学!北京
[2]
中国地质大学
[3]
北京
[4]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来源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
2000年
/ 02期
关键词
:
原油;
吡咯类化合物;
同分异构体;
分布型式;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TE133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不同类型原油的实验结果表明 :原油中存在咔唑、苯并咔唑及二苯并咔唑 3类吡咯类化合物 ,且以前两类为主。两大系列同系物的相对丰度呈正态分布。咔唑、苯并咔唑的分布型式除与原油母质类型有关外 ,还受油气运移及热成熟作用的影响。高等植物输入较多的原油相对富集烷基苯并咔唑和二苯并咔唑 ;油气运移距离增加 ,咔唑系列相对富集 ;成熟度增加 ,低分子量化合物富集。由于原油中吡咯类化合物的取代位优先且局限于某些特定的部位 ,所以其分布型式存在多种同分异构体。不同的同分异构体可能与干酪根先质的结构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22+132 +132
页数:6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