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的人性关怀与刑罚轻缓化

被引:4
作者
李希慧
龙腾云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人性; 需要; 刑罚; 轻缓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13 [刑罚的运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人性就是人类基于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所产生的内在需要。人性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这与资产阶级倡导的唯心主义私欲观、利己主义是不同的。实现人性的手段可以做价值判断,人性本身却没有善恶之分;人性不能得到满足是犯罪产生的终极原因,我们的制度设计应该尽量满足人性而不是压制人性;人性满足得越充分,发生犯罪的可能性就越小,同时人们对刑罚的敏感度也越高;那些具有普世价值的诸如民主、自由、平等方面的人性需求,在当今我国还需进一步满足,以便为刑罚轻缓化创造良好的氛围。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通俗萨克斯常用演奏技巧(二)[J]. 钟亚东.青年科学. 2009 (06)
[2]  
资本论[M]. 上海三联书店 , (德) 马克思, 2009
[3]  
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M]. 吉林人民出版社 , 赵家祥, 2006
[4]  
刑法的启蒙[M]. 法律出版社 , 陈兴良著, 2003
[5]  
刑法的人性基础[M]. 中国方正出版社 , 陈兴良著, 1996
[6]  
亦新亦旧的一代[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南怀瑾著, 1995
[7]  
论犯罪与刑罚[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意)贝卡里亚(Beccaria,Cesare)著, 1993
[8]  
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读[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中外名人研究中心编, 1990
[9]  
西方法律思想史[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史彤彪等编撰, 1990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