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后草原植物营养和热值的变化

被引:11
作者
周道玮
孙刚
王平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国家草地生态工程实验室!吉林长春
关键词
草原火烧; 植物; 营养; 热值;
D O I
10.16163/j.cnki.22-1123/n.1999.04.022
中图分类号
Q948.11 [植物与非生物环境];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研究了不同时间不同频次的草原火烧后,植物体内营养含量和热值的变化.结果表明,割草地火烧后当年羊草体内营养含量普遍高于割草未饶地,但随着生长季的推进,火烧地羊革体内N、Ca、C的含量逐渐低于未挠地.大针茅也表现出与羊草相似的变化规律,只是在生长季后期,末浇地大针茅体内粗纤维含量高于火烧地.火烧后翌年,火烧地羊草体内除粗纤维外,其它营养含量仍高于未饶地.对于二次火烧样地(春浇地和秋烧地),羊草体内营养含量普遍下降.火烧增加了羊草体内大多数营养元素(Zn、Mn、K、Ca、Mg)的含量,降低了Na、P的含量,而Fe、Cu、Al的含量没有一定的变化规律.火烧后当年,羊草体内热值含量降低,大针茅体内热值含量增加,群落混合样品热值增加.总体来看,火烧可以作为一种工具,合理使用能够提高草原植物体内的营养含量和热值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草原火烧后土壤微生物的变化 [J].
周道玮 ;
岳秀泉 ;
孙刚 ;
李月胜 .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1) :123-129
[2]   草原火烧后群落小气候的变化 [J].
岳秀泉 ;
周道玮 ;
孙刚 .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1)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