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东朱杖子群定年新证据附视频

被引:10
作者
沈保丰
杨春亮
李俊建
翟安民
左义成
机构
[1]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关键词
青龙河绿岩带; 朱杖子群; 花岗斑岩; 锆石U-Pb同位素年龄; 新太古代; 青龙县; 河北;
D O I
10.19839/j.cnki.dcxzz.2005.s1.006
中图分类号
P534.2 [太古代(界)]; P597.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青龙河绿岩带的层状岩系由双山子群和朱杖子群变质地层组成,分布在北自青龙县黄杖子、经双山子到南部庙岭一带。多数地质工作者认为双山子群的时代为新太古代,但对朱杖子群的时代归属则意见不一,至今尚未获得统一的认识。朱杖子群为浊积岩建造,由下部以变质砾岩为主的张家沟组和上部以黑云变粒岩等岩石的木孛罗台组所组成。区内广泛分布花岗斑岩脉,断续延伸十余千米,岩脉最宽处达300—400m,岩脉明显穿切朱杖子群木孛罗台组黑云变粒岩。花岗斑岩主要由钾长石、石英、更长石及黑云母组成。对花岗斑岩样品进行TI MS法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测定,获得(2492±8)Ma年龄数据。说明被侵入的朱杖子群形成年龄应大于此数据,结合下伏的双山子群的年龄数值,朱杖子群形成在2641Ma(或2793Ma)—2492Ma之间,属新太古代而不是古元古代。同时获得青龙河绿岩带最晚期的浅成侵入岩的确切年龄和青龙河绿岩带一个较完整的太古宙花岗质岩石系列演化和成矿作用的年代格架。
引用
收藏
页码:433 / 43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冀东青龙河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带地质特征 [J].
齐鸿烈 ;
郝兴华 ;
张晓冬 ;
聂卫东 .
前寒武纪研究进展, 1999, (04) :1-17
[2]   冀东青龙地区浅变质岩系的钐—钕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耿元生,沈其韩,张宗清 .
中国区域地质, 1999, (03) :48-53
[3]   冀东青龙一带双山子与朱丈子群的时代归属问题 [J].
王启超 ;
张绍清 ;
任树祥 .
地球化学, 1993, (04) :373-378
[4]  
冀东朱杖子地区古元古代花岗岩-绿岩带特征及金矿床[M]. 地质出版社 , 李锦蓉著, 1996
[5]  
华北陆台早前寒武纪重大地质事件[M]. 地质出版社 , 伍家善等著,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