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不同施肥对黄泥土水稳性团聚体颗粒态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41
作者
周萍
潘根兴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水稻土; 水稳性团聚体; 颗粒态有机碳; 长期施肥;
D O I
10.19336/j.cnki.trtb.2007.02.011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化肥与秸秆配施、化肥与猪粪配施、单施化肥和不施肥)下太湖地区黄泥土耕层水稳性团聚体颗粒态有机碳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供试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以>2mm和2~0.25mm粒径为主,施肥下>2mm水稳性团聚体显著增加,并伴随2~0.25mm水稳性团聚体明显减少。颗粒态有机碳主要存在于>2mm水稳性大团聚体中,并随着水稳性团聚体粒径的减小而明显减少。>2mm水稳性大团聚体中的POC对施肥的响应较为敏感,以化肥与秸秆配施下该粒径水稳性团聚体中POC的积累效果最为明显。而化肥与猪粪配施则显著增加了2~0.25mm和0.25~0.053mm水稳性团聚体中的POC含量。土壤不同层次水稳性团聚体中POC的来源不同,在0~5 cm表层可能主要来源于作物根茬生物量,而在5~15 cm土层则可能跟施入的外源有机物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56 / 26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长期不同施肥对太湖地区黄泥土总有机碳及颗粒态有机碳含量及深度分布的影响 [J].
周萍 ;
张旭辉 ;
潘根兴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 (06) :765-771
[2]   水稻土基底呼吸与CO2排放强度的日动态及长期不同施肥下的变化 [J].
郑聚锋 ;
张旭辉 ;
潘根兴 ;
李恋卿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 (04) :485-494
[3]   东北黑土团聚体水稳定性研究进展 [J].
史奕 ;
陈欣 ;
闻大中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5, (04) :95-98
[4]   不同施肥模式对潮土有机碳组分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J].
杨长明 ;
欧阳竹 ;
董玉红 .
生态学杂志, 2005, (08) :887-892
[5]   长期不同施肥下太湖地区黄泥土肥力的变化 [J].
邱多生 ;
李恋卿 ;
焦少俊 ;
潘根兴 ;
张英 .
土壤肥料, 2005, (04) :28-32
[6]   不同经营方式对黑土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及微粒有机质积累分布的影响 [J].
史奕 ;
张璐 ;
陈欣 ;
宇万太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5, (02) :122-124
[7]   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颗粒有机物形成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J].
李江涛 ;
张斌 ;
彭新华 ;
赖涛 .
土壤学报, 2004, (06) :912-917
[8]   施肥结构对旱地红壤有机质和物理性质的影响 [J].
李成亮 ;
孔宏敏 ;
何园球 .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6) :116-119
[9]   连续不同施肥对土壤团聚性影响的研究 [J].
刘京 ;
常庆瑞 ;
李岗 ;
魏永胜 .
水土保持通报, 2000, (04) :24-26
[10]  
Stabilization mechanisms of soil organic matter: Implications for C-saturation of soils[J] . J. Six,R. T. Conant,E. A. Paul,K. Paustian.Plant and Soil . 200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