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三维速度结构及其各向异性

被引:52
作者
宋仲和
安昌强
陈国英
陈立华
庄真
傅竹武
吕梓龄
胡家富
机构
[1]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 云南大学地球物理系
[3] 云南大学地球物理系 北京
[4] 北京
[5] 昆明
关键词
适配滤波频时分析; 勒夫波群速度; 分格频散反演; 中国西部三维速度结构; 构造单元; 各向异性(VSV—VSH).;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用覆盖中国的358条勒夫面波路径资料,研究了10.45—113.80s范围内中国西部的三维SH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各构造单元的SH波速度结构均有明显的差别.作为稳定块体的塔里木盆地,壳内重力分异程度较高,上、中、下地壳厚度差别小,壳内无明显的低速层,地壳平均速度比较小;上地幔低速层埋深大且层中速度大;区内横向变化小.构造活动区如天山、青藏高原,其突出的特征是下地壳厚度大且速度大,上地幔盖层速度值相当高.这与西伯利亚、印支板块的挤压有密切的关系.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北、东边缘地区壳内存在低速层,上地幔低速层埋深浅,一些地区存在壳幔过渡层.面波各向异性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天山及印支板块北缘下存在明显的各向异性,以构造边缘地区及上地幔低速层附近最为突出.印度板块、西伯利亚板块与中国大陆间的碰撞引起强大的水平压力和一定的下插作用,是造成青藏高原隆起、地壳增厚、天山隆起的最根本的因素,同时也促成壳幔中辉石、橄榄石的定向排列和物质运移,因而出现明显的各向异性现象.
引用
收藏
页码:694 / 707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国大陆及其海域地壳-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J].宋仲和;陈国英;安昌强;陈立华;庄真;傅竹武;吕梓龄;胡家富.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1993, 02
[2]   青藏高原震源分布与板块运动 [J].
环文林 ;
汪素云 ;
时振梁 ;
鄢家全 .
地球物理学报, 1980, (03) :269-280
[3]   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的地球物理场特征与大陆板块构造 [J].
滕吉文 ;
王绍舟 ;
姚振兴 ;
徐振武 ;
朱志文 ;
杨秉平 ;
周文虎 .
地球物理学报, 1980, (03) :254-268
[4]  
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M].黄汲清指导;任纪舜等执笔;.科学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