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北半球平流层季节内振荡与对流层季节内振荡的关系

被引:19
作者
李崇银 [1 ]
程胜 [2 ]
潘静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浙江省湖州市气象局
关键词
冬季; 平流层; 对流层; 大气季节内振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34 [大气环流];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通过平流层大气ISO与对流层大气ISO的比较分析,发现在中高纬地区平流层大气ISO与对流层大气ISO有着许多相同点。北半球冬半年平流层大气环流主要低频模态也可认为是北极涛动(AO),其空间分布的主要特征为;高纬度地区与中低纬度地区为反位相变化,北极地区附近具有最大的变化值;其季节内振荡的正位相对应于AO增强,负位相对应于AO减弱。北半球冬半年平流层100 hPa和70 hPa位势高度场的低频遥相关分析表明,北极地区(概指北纬60°N以北)和北半球其他大部分地区呈负相关,北极涛动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同时,北半球冬半年平流层的主要低频波列是从欧亚大陆中部到西北太平洋,并且由纬向型低频波列(欧亚大陆西伯利亚太平洋)和经向型低频波列(欧亚大陆北极太平洋)共同构成。平流层30 hPa和对流层500 hPa上经过带通滤波(15~90 d)位势高度场的EOF第一主分量的形势有十分类似的特征,它们对应的时间系数序列有显著的延迟相关关系。因此可以认为,北半球平流层大气ISO的变化要先于对流层大气,在滞后35 d左右其相关系数达到最大。大气环流模式(SAMIL)的数值模拟试验结果也表明,平流层的低频扰动可以在14 d之后便在对流层500 hPa上激发出低频响应,其谱峰在30 d左右。这进一步表明,通过大气季节内振荡,平流层的异常可以影响到对流层。
引用
收藏
页码:744 / 75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北半球冬半年平流层大气低频振荡特征的研究 [J].
程胜 ;
李崇银 .
大气科学, 2006, (04) :660-670
[2]   热带低层大气30~60天低频动能的年际变化与ENSO循环 [J].
龙振夏 .
大气科学, 2001, (06) :798-808
[3]   1998年南海夏季风的爆发与大气季节内振荡的活动 [J].
穆明权 ;
李崇银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0, (04) :375-387
[4]   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和ENSO的相互关系 [J].
李崇银,周亚萍 .
地球物理学报, 1994, (01)
[5]   30—60天大气振荡的全球特征 [J].
李崇银 .
大气科学, 1991, (03) :66-76
[6]  
Wang Zaizhi,Wu Guoxiong,Wu Tongwen,Yu Rucong.Simulation of Asian monsoon seasonal variations with climate model R42L9/LASG[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04(6)
[7]  
Liu Hui,Wu Guoxiong.Impacts of land surface on climate of july and onset of summer monsoon: a study with an agcm plus ssib[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1997
[8]  
李崇银编著.气候动力学引论[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