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车坳陷白垩系储层的形成环境及成因分析

被引:15
作者
刘建清
赖兴运
于炳松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库车坳陷; 白垩系; 扇三角洲; 辫状河三角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92 [];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近年来 ,在中国新疆库车前陆盆地中发现了克拉 2等大型、特大型气田 ,并显示出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白垩系巴什基奇克、巴西盖组地层是克拉 2等气田的主力储层 ,研究其成因并建立科学合理的预测机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对库车盆地的构造背景、沉积物质来源、岩石结构特征、古生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粒度分析、沉积构造、沉积体系等多侧面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 ,认为该区在下白垩系储层沉积时处于干旱氧化的古气候环境 ,储层岩石具低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的特征 ,储层自下而上具典型的沉积构造和完整的沉积序列 ,应属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特别是粒度资料分析表明该区的储层多呈一个过渡性的特征 ,它既不同于典型的浊流 ,又不同于典型的曲流河特征 ,形成了该区以辫状河为主的显著沉积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249 / 25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沙漠沉积体系的层序地层学研究——以新疆库车盆地下白垩统为例 [J].
梅冥相 ;
靳卫广 ;
于炳松 ;
赖兴运 ;
陈晓林 ;
刘建清 .
现代地质, 2003, (01) :59-67
[2]   “自然界线”在地层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J].
王训练 ;
苏文博 ;
王鸿祯 .
现代地质, 1999, (02) :133-134
[3]   沉积层序及海平面旋回的分类级别——旋回周期的成因讨论 [J].
王鸿祯 ;
史晓颖 .
现代地质, 1998, (01) :2-17
[4]   龙门山逆冲作用在川西盆地演化及油气勘探中的意义 [J].
王天泽 .
现代地质, 1997, (04) :89-93
[5]   塔里木盆地北部构造转换形式及其成因 [J].
张光亚 .
现代地质, 1997, (04) :45+47-53
[6]  
含油气盆地分析[M]. 石油大学出版社 , 陆克政主编, 2001
[7]  
岩相古地理基础和工作方法[M]. 地质出版社 , 刘宝,曾允孚主编, 1985
[8]  
沉积岩(物)粒度分析及其应用[M]. 地质出版社 , 成都地质学院陕北队 编,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