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培广藿香与扦插广藿香中百秋里醇和广藿香酮的含量对比分析

被引:11
作者
汪小根
莫小路
蔡岳文
陈瑜珍
机构
[1]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关键词
广藿香; 组培; 扦插; 百秋里醇; 广藿香酮; 对比;
D O I
10.16155/j.0254-1793.2009.01.025
中图分类号
R284 [中药化学];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分析广藿香经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的再生植株中百秋里醇和广藿香酮的含量,并与扦插药材进行比较,为广藿香药材的组织培养条件以及品质鉴定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GC法分别对3批组培与3批扦插广藿香药材中百秋里醇和广藿香酮进行定量分析。色谱条件为:安捷伦DB-1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FID检测器;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20℃,停留3min后以每分钟10℃的速度升至220℃;载气为高纯氦气,流速:1mL.min-1,进样口温度和检测器温度均为230℃,分流比:50:1。结果:组培药材中百秋里醇和广藿香酮的含量与扦插药材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组织培养适于广藿香药材的繁殖,并能保证药材的质量。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9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广藿香生药、化学及药理学的研究进展 [J].
张英 ;
张金超 ;
陈瑶 ;
杨梦苏 ;
曹晖 ;
肖培根 .
中草药, 2006, (05) :786-790
[2]   藿香中广藿香酮的分离及鉴定 [J].
李立忠 ;
胡朝凤 ;
全载哲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1) :14-16
[3]   广藿香药材挥发油及主要成分含量影响因素的考察 [J].
李薇 ;
魏刚 ;
潘超美 ;
刘乡乡 ;
彭刚 ;
黄胜 ;
徐鸿华 .
中国中药杂志, 2004, (01) :32-35
[4]   广藿香的两个化学型及产地与采收期对其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J].
罗集鹏 ;
刘玉萍 ;
冯毅凡 ;
郭晓玲 ;
曹晖 .
药学学报, 2003, (04) :307-310
[5]   药用植物广藿香的品种分类探讨 [J].
徐颂军 ;
王晓峰 ;
徐祥浩 ;
徐鸿华 ;
李薇 ;
徐良 ;
邓辅唐 ;
赵婷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1) :82-86
[6]   不同产地广藿香特征的观测和比较 [J].
李薇 ;
潘超美 ;
徐良 ;
徐鸿华 ;
刘乡乡 .
中药材, 2002, (07) :463-465
[7]   藿香和广藿香挥发油对皮肤癣菌和条件致病真菌的抑制作用 [J].
杨得坡 ;
Chaumont Jean-Pierre ;
Millet Jolle .
中国药学杂志, 2000, (01) :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