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加合物的形成、诊断与污染暴露指示研究进展

被引:5
作者
王美娥
周启星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陆地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陆地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 沈阳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DNA加合物; 生态毒理效应; 分子生物标记; 生态风险评价;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4.0410
中图分类号
X171.5 [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随着人们对污染生态毒理效应认识水平的不断深入 ,DNA加合物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首先对DNA加合物的毒性机理与DNA加合物形成过程进行了分析 ;介绍了DNA加合物现有的诊断方法 ,包括色谱 质谱法、3 2 P 后标记法、免疫学法和荧光测定法 ;最后对DNA加合物的污染暴露指示进行了论述 ,指出DNA加合物作为有效的分子生物标记物是生态毒理学家用来预测污染物危害效应的警示信号 .
引用
收藏
页码:1983 / 198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分子微生物生态学及其研究进展 [J].
张惠文 ;
张倩茹 ;
周启星 ;
张成刚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2) :286-292
[2]   应用生态学的研究与发展趋势 [J].
周启星 ;
孙顺江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7) :879-884
[3]   城镇化过程生态风险评价案例研究 [J].
周启星 ;
王如松 .
生态学报, 1998, (0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