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程:发展学生“个人知识”的必要与可能

被引:19
作者
王一军
机构
[1]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
关键词
大学课程; 高等教育大众化; 高深学问; 个人知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2.3 [课程];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并迈向普及化,随着信息高速公路进入普通家庭、学习型社会逐步形成,"高深学问"作为大学存在的哲学基石和课程目标已经或正在失去其几乎所有的支撑条件:垄断身份消解、合法地位转移、主体需求丧失、制度环境恶化、机构功能分离。这些变化决定了当代大学教育哲学应由"高深学问"转向"个人知识"。作为大众化条件下大学课程目标的"个人知识",包括专业知识的个性化建构、具体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行动中的独特思路和方法、对知识价值与自我需要的意知以及理智信念与情感寄托等。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7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波兰尼默会认识思想探析 [J].
李白鹤 .
江汉论坛, 2006, (09) :62-65
[2]   克服客观主义——波兰尼的个体知识论 [J].
郁振华 .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2, (01) :9-15
[3]   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述评 [J].
谢作栩 .
现代大学教育, 2001, (05) :13-18
[4]  
当代课程规划.[M].(美) 帕克; (美) 哈斯; 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5]  
后现代大学来临?.[M].(英) 史密斯 (Smith;A.) ; (英) 韦伯斯特 (Webster;F.) ; 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6]  
哈耶克社会理论.[M].邓正来; 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7]  
大学教育力.[M].(日) 金子元久; 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8]  
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专题研究.[M].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 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9]  
中世纪大学.[M].(法) 韦尔热 (Verger;J.) ;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0]  
创造未来.[M].(美)罗德斯(Rhodes; F. H. T. )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