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近岸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数量周年变化特征附视频

被引:35
作者
赖廷和
邱绍芳
机构
[1] 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
[2] 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 广西北海
[3] 广西北海
关键词
浮游植物; 中肋骨条藻; 环境因子; 北海近岸水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8 [水生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2003年6月至2004年6月对北海近岸海域3个站位的浮游植物进行周年观测。全年共采集到浮游植物69属334种。硅藻为优势类群,共51属305种,占总种数的91.3%,其中以角毛藻属(Chaetoceros)种类最多,共出现35种。甲藻8属12种;绿藻3属8种;蓝藻5属6种;其它藻类2属3种。浮游植物总细胞数的周年均值为2.14×105cells/L,数量变动模式为双峰型,高峰分别出现在夏季和冬季。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um)为群落总细胞数中百分比最高的种,占26.61%,是夏秋两季的季节优势种。冬季和春季海区的优势种更替快,每月均有变换。通过对环境因子与浮游植物数量间的回归分析,北海近岸海域浮游植物数量受水温变化的影响最为突出,与营养盐的相关关系因受其它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有所减弱。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2001—2002年粤东柘林湾浮游植物的生态学研究 [J].
杜虹 ;
黄长江 ;
陈善文 ;
朱琳 ;
张瑜斌 ;
董巧香 .
海洋与湖沼, 2003, (06) :604-617
[2]   合浦沿海文蛤大批死亡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J].
张良尧 .
齐鲁渔业, 2003, (03) :6-7
[3]   2000~2001年柘林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数量变动的周年调查 [J].
周凯 ;
黄长江 ;
姜胜 ;
黄文魁 ;
董巧香 .
生态学报, 2002, (05) :688-698
[4]   北部湾海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 [J].
高东阳 ;
李纯厚 ;
刘广锋 ;
张汉华 .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1, (03) :13-18
[5]   文蛤的养殖技术之三——浅析广西文蛤大批死亡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J].
刘军义 ;
赖卫昌 ;
宋家汉 ;
陈应超 ;
刘晓松 .
中国水产, 2001, (01) :52-53
[6]   湄洲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与水质污染关系分析 [J].
李延风 .
农村生态环境, 1999, (04) :28-31
[7]   厦门马銮湾富营养化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的生态特征 [J].
杨清良,陈其焕,林金美,林更铭,陈兴群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8, (01) :101-112
[8]   厦门同安湾浮游植物变化的初步研究 [J].
杜庆红 .
海洋通报, 1996, (06) :20-26
[9]   大嵛山岛海域浮游植物的生态 [J].
林金美 .
台湾海峡, 1995, (01) :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