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需谨防若干偏见

被引:8
作者
陈胜祥 [1 ,2 ]
刘雅晶 [3 ]
机构
[1] 江西师范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2] 江西师范大学经济系
[3] 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经济理性; 农业规模; 制度变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必须正确阐释"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及"培育路径",谨防以下偏见:一是认为新型职业农民较传统农民更有经济理性。实际上,传统农民也极富经济理性,他们虽有若干有悖于现代化的特征,但非其本性使然,而是制度与环境改造的结果。二是认为新型职业农民所从事的农业职业一定是大农业。孰不知,"大"总是要以"小"为基础的,大、中、小型的现代农业从业者都应该是新型职业农民。三是简单地认为只要给农民提供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就能达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目的。该观点忽略了制度变革的作用;变革相关制度不仅可以让农民蜕掉"农民身份"之皮,更是引导农民自主学习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必要手段。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论农民意识现代化转化的具体道路 [J].
袁银传 .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2, (03) :87-91
[2]   小农意识初探(上) [J].
刘永佶 .
社会科学论坛, 1996, (06) :31-34
[3]  
中国人的性格.[M].李亦园;杨国枢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4]  
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M].(美)黄宗智著;.中华书局.2000,
[5]  
小农意识与中国现代化.[M].袁银传著;.武汉出版社.2000,
[6]  
集体行动的逻辑.[M].(美) 奥尔森 (Olson;M.) ;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7]  
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M].曹文轩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8]  
改造传统农业.[M].(美)西奥多·W.舒尔茨(TheodoreW.Schultz)著;梁小民译;.商务印书馆.1987,
[9]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M].(美)黄宗智著;.中华书局.1986,
[10]  
Obstacl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capitalist agriculture.[J].Susan A. Mann;James M. Dickinson.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197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