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因子对自然杀伤细胞的调节

被引:3
作者
吴易元
机构
[1]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免疫室北京
关键词
干扰素; 诱导剂; 效应细胞; 生物学作用; 抗病毒药; 细胞表面; 靶细胞; IFN; 瘤细胞; 细胞亚群; 自然杀伤细胞; 白细胞介素; YAC; 细胞株; 细胞活性; 淋巴因子; 克隆株; 疫苗株克隆化; 前体细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近年来,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细胞日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其中主要为自然杀伤(NK)细胞、巨噬细胞和K细胞(参与ADCc反应)。机体抗御外界有害物质、维持自稳机能、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反应起着相互补充的作用。特别在肿瘤细胞是异质性(Hete-rogeneous)的问题提出以后,使人们意识到克隆化的各个瘤细胞表面的抗原性,并非完全相同。因此,特异性免疫细胞,只能控制一部份瘤细胞,必须和非特异性的免疫细胞协同作用,才有可能消灭残剩的肿瘤。NK细胞在发挥防御机能方面有其独到之处,不需抗原刺激,反应迅速,有明显的抗瘤作用。近年的研究工作,证实了颗粒性大淋巴细胞(LGL)和NK细胞密切相关,NK细胞的胞浆内有嗜青(Azurophilic)颗粒。从杂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5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Activation of lymphocyte anti-tumor responses in man. 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of effector cell heterogeneity?[J] . B. M. Vose.Cancer Immunology Immunotherapy . 1984 (2)
[2]   FREQUENCY OF LARGE GRANULAR LYMPHOCYTES IN PERIPHERAL-BLOOD OF HEALTHY-PERSONS AND BREAST-CANCER PATIENTS [J].
HAJTO, T ;
LANZREIN, C .
CANCER IMMUNOLOGY IMMUNOTHERAPY, 1983, 16 (01) :65-66
[3]  
Ortaldo JR, et al. Immunobiology . 1982
[4]  
IMMUNOLOGY[P]. BOZICEVICH JOHN.中国专利:US3449488A,1969-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