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44
作者
牟鹏
厉红元
机构
[1]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乳腺外科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7.9 [乳腺肿瘤];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研究进展。方法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理论基础、临床意义、适用范围、常用药物及方案、疗效预测因子及其与保乳手术、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关系等方面总结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研究进展。结果新辅助化疗可降低临床分期,增加保乳手术机会,了解化疗药物敏感性,防止远处转移,但对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影响存在争议。结论新辅助化疗是乳腺癌全身治疗重要的部分,但在如何选择高效的化疗药物、制订个体化方案、预测治疗效果等方面仍需进一步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011 / 101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1999~2008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疾病构成分析 [J].
金贤英 ;
全贞玉 ;
韩春姬 .
中国卫生统计, 2011, 28 (01) :107-108
[2]   不同生物学标志物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 [J].
谢菲 ;
周波 ;
曹迎明 ;
王殊 ;
杨德启 .
中国癌症杂志, 2010, 20 (06) :452-456
[3]   HER-2、p53的表达对乳腺癌蒽环类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影响 [J].
王晓兰 ;
陈波 ;
姚凡 ;
李继光 ;
刘楠 ;
邱雪杉 ;
刘彩刚 ;
金锋 .
山东医药 , 2008, (32) :1-3
[4]   新辅助化疗在隐匿性乳腺癌中的应用 [J].
蔡海峰 ;
赵刚 ;
潘惠承 .
中国综合临床, 2006, (06) :538-539
[5]   术前化疗结合放疗治疗炎性乳腺癌疗效分析 [J].
任洪波 ;
王琦 ;
李少林 ;
黄碧有 .
中国肿瘤临床, 2006, (07) :384-385
[6]   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报告 [J].
李卉 ;
廖传贵 ;
何小梅 .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04, (01) :20-21
[7]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意义及其应用 [J].
张斌 .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3, (02) :112-114
[8]   新辅助化疗用于可手术乳腺癌的10年疗效 [J].
张斌 ;
蔡玉娥 ;
张齐 ;
英子伟 ;
蒋书玲 ;
徐宏 ;
郑勇学 ;
姜大庆 .
中国肿瘤临床, 2002, (03) :9-11+15
[9]   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 to Preoperative Sequential Doxorubicin/Cyclophosphamide and Single-Agent Taxane With or Without Trastuzumab in Stage II/III HER2-Positive Breast Cancer [J].
Chumsri, Saranya ;
Jeter, Stacie ;
Jacobs, Lisa K. ;
Nassar, Hind ;
Armstrong, Deborah K. ;
Emens, Leisha A. ;
Fetting, John H. ;
Lange, Julie R. ;
Riley, Carol ;
Tsangaris, Theodore N. ;
Wolff, Antonio C. ;
Zellars, Richard ;
Zhang, Zhe ;
Stearns, Vered .
CLINICAL BREAST CANCER, 2010, 10 (01) :40-45
[10]   Sentinel Lymph Node Surgery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s Accurate and Reduces the Need for Axillary Dissection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J].
Hunt, Kelly K. ;
Yi, Min ;
Mittendorf, Elizabeth A. ;
Guerrero, Cynthia ;
Babiera, Gildy V. ;
Bedrosian, Isabelle ;
Hwang, Rosa F. ;
Kueret, Henry M. ;
Ross, Merrick I. ;
Meric-Bernstam, Funda .
ANNALS OF SURGERY, 2009, 250 (04) :558-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