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份鱼腥草种质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被引:11
作者
彭帅 [1 ]
伍贤进 [2 ]
罗玥佶 [1 ]
唐冬英 [1 ]
刘选明 [1 ]
机构
[1] 湖南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生物能源与材料研究中心
[2] 怀化学院生物工程系
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鱼腥草; ISSR; 聚类分析; 遗传关系; 道地性;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7.12.017
中图分类号
Q943 [植物细胞遗传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102 ;
摘要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7份鱼腥草种质进行了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从50条引物中筛选出12条多态性引物用于PCR扩增,共扩增出112条DNA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5条,所占比例为84.8%,平均每条引物扩增的DNA条带数目为9.3条。根据ISSR扩增结果,利用POPGENE 1.32软件计算了Nei’s基因距离,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318 5,Shannon信息指数(I)为0.469 9,并用MEGA3.1软件通过UPMGA法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鱼腥草种质资源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ISSR技术可将17份供试的鱼腥草材料全部分开,在遗传距离系数0.2处可将17份材料划分成三大类,其中多数材料根据ISSR遗传距离系数划分的类群与地理位置分布有一定关系。同时对鱼腥草道地性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3484 / 348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15份葡萄种质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J].
吴子龙 ;
方连玉 ;
王军 ;
沈育杰 .
果树学报, 2006, (04) :605-608
[2]   利用ISSR标记对新疆白梭梭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J].
张萍 ;
董玉芝 ;
魏岩 ;
胡成志 .
云南植物研究, 2006, (04) :359-362
[3]   分别用鲜草与干草生产的鱼腥草注射液指纹图谱对比研究 [J].
卢红梅 ;
梁逸曾 ;
伍贤进 ;
易伦朝 ;
陈硕 .
分析化学, 2006, (06) :813-816
[4]   DNA分子标记技术 [J].
刘明 ;
王继华 ;
王同昌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3, (06) :65-67
[5]   利用ISSR标记分析鱼腥草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J].
吴卫 ;
郑有良 ;
陈黎 ;
杨瑞武 ;
颜泽洪 ;
魏育明 .
世界科学技术, 2003, (01) :70-77+85
[6]   乐昌含笑不同类型鉴定的ISSR-PCR分析 [J].
邱英雄 ;
傅承新 ;
何云芳 .
林业科学, 2002, (06) :49-52
[7]   5S-rRNA基因间区序列变异用于金银花药材道地性研究初探 [J].
李萍 ;
蔡朝晖 ;
邢俊波 .
中草药, 2001, (09) :69-72
[8]   采用RAPD和ISSR标记探讨中国疣粒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 [J].
钱韦 ;
葛颂 ;
洪德元 .
植物学报, 2000, (07) :741-750
[9]   人工栽培和黔产野生鱼腥草中挥发油成分的研究 [J].
刘香 ;
廖桂兰 ;
王莉 ;
詹红燕 .
贵阳医学院学报, 1997, (04) :41-42
[10]   黔产野生鱼腥草挥发油成分分析 [J].
郝小燕,李零,丁智慧,易元芬 .
云南植物研究, 1995, (03) :350-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