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桥河水库的营养状况与水质调控措施

被引:9
作者
刘家寿
陈文祥
黄永川
胡传林
彭建华
朱爱民
吴晓辉
常秀岭
机构
[1]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库渔业研究所!湖北武汉,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库渔业研究所!湖北武汉,湖北省麻城市浮桥河水库管理处!湖北麻城,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库渔业研究所!湖北武汉,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库渔业研究所!湖北武汉,水利部、中国科学院
关键词
水质; 富营养化; 鲢鳙; 食鱼性鱼类; 外源营养物; 浮桥河水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浮桥河水库总磷含量、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力和浮游动物的生物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上、中、下游水体的总磷含量分别为 0 .0 72mg/L、0 .0 6 6mg/L和 0 .0 4 4mg/L ;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分别为9.2 8mg/L、6 .51mg/L和 3.37mg/L。夏季和秋季上游部分区域伴有大面积的“水华” ,优势种类主要为微囊藻。浮游植物水柱日生产量分别为 2 .80 gO2 /m2 .d、2 .78gO2 /m2 .d和 2 .36 gO2 /m2 .d ;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分别为 2 .52mg/L、1.2 5mg/L和 1.2 2mg/L。浮桥河水库有富营养化的趋势且上游已经富营养化。导致富营养化的原因主要是外源营养物输入量的增加、大库鲢鳙放养比例失调、上游滤食性网箱放养结构的不合理和食鱼性鱼类的过度捕捞。建议在保持现有鳙放养量的前提下增大大库鲢的放养量和网箱内鲢鱼种的放养量、减少食鱼性鱼类的捕捞量、减少外源营养物的输入以控制水库的富营养化。
引用
收藏
页码:360 / 36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揭开武汉东湖蓝藻水华消失之谜 [J].
刘建康 ;
谢平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999, (03) :85-92
[2]   陆水水库的浮游生物及营养类型 [J].
韩德举 ;
吴生桂 ;
邹清 ;
彭建华 ;
胡菊香 .
湖泊科学, 1996, (04) :351-358
[3]   微型生态系统中鲢、鳙下行影响的实验研究——2.营养物水平 [J].
阮景荣 ;
戎克文 ;
王少梅 .
湖泊科学, 1995, (04) :334-340
[4]   微型生态系统中鲢、鳙下行影响的实验研究——1.浮游生物群落和初级生产力 [J].
阮景荣 ;
戎克文 ;
王少梅 .
湖泊科学, 1995, (03) :226-234
[5]   陆水水库的浮游甲壳动物 [J].
彭建华 .
水利渔业, 1994, (03) :19-23
[6]   鲢、鳙在东湖生态系统的氮、磷循环中的作用 [J].
陈少莲 ;
刘肖芳 ;
华俐 .
水生生物学报 , 1991, (01) :8-26
[7]   中国湖泊和水库的营养分类 [J].
何志辉 .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1987, (01) :1-10
[8]   长江中下游水库凶猛鱼类的演替规律及种群控制途径的探讨 [J].
陈敬存 ;
林永泰 ;
伍掉田 .
海洋与湖沼, 1978, (01) :49-58
[9]   从生物生产力角度看湖泊渔业增产的途径 [J].
刘建康 .
海洋与湖沼, 1964, (02) :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