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器氩离子辐射对水稻诱变效应的初步研究

被引:13
作者
左清凡
梅曼彤
卢永根
邓红
杨垂绪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
[2] 加利福尼亚大学劳伦斯伯克莱研究所 广州
[3] 广州
[4] 广州
关键词
水稻; 氩离子辐射; 诱变; 同工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加速高能氩离子束照射水稻干种子,观察M1的损伤效应,建立了成苗率与育性的剂量响应曲线,并求出成苗率与育性的半抑制剂量分别为93.7Gy及67.0Gy。在M2选出了具早熟、矮秆、大粒等性状的多个突变体,并发现多种性状同时变异的突变体所占的比例较大,而不同剂量处理的诱发突变效果有较大差异,在所用剂量范围内,以90Gy处理诱发的突变频率最高,突变谱最广。应用同工酶作为遗传标记研究了所观察的性状突变与9种同工酶酶谱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分析的突变体中,有两种同工酶(PGD-1及PGI-2)的电泳形态不同于原种,且分别与千粒重和籽粒长宽比及株高和抽穗期的变异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99 / 20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我国早籼稻矮生性基因源的表型表现和遗传传递的研究 [J].
卢永根 ;
曾世雄 ;
李镇邦 ;
王润华 .
遗传学报, 1979, (03) :311-321
[2]  
Chromosomal locations of ten isozyme loci in rice (Oryza sativa L.) through trisomic analysis[J] . Kun-Sheng Wu,Jean-Christophe Glaszmann,Gurdev S. Khush.Biochemical Genetics . 1988 (3)
[3]  
Mutagenic effects of heavy charged Particles on Zea mays in Radiation .2 Mei,M .T,(梅曼彤)et al. Research, Volume 1, Taylor and Francis Press .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