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常见鲳属鱼类的形态差异及系统进化关系探讨

被引:7
作者
赵峰
马春艳
庄平
章龙珍
施兆鸿
机构
[1] 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资源与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鲳鱼; 多变量形态度量; 线粒体DNA; 16S rRNA; 系统发生;
D O I
10.13233/j.cnki.mar.fish.2011.02.005
中图分类号
S917.4 [水产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908 ;
摘要
应用多变量形态度量学方法研究了鲳属中常见鱼类银鲳、翎鲳和中国鲳的形态差异,同时对3种鲳鱼线粒体DNA 16S rRNA基因序列差异进行了分析,并根据3种鲳鱼的形态和分子数据对其系统进化关系进行了探讨。聚类分析表明,银鲳和翎鲳形态较为相似,而与中国鲳形态差异较大。判别分析表明,3种鲳鱼形态上存在着明显差异,利用4个形态参数就可以将3种鲳鱼100%予以区分,同时利用该参数建立了3种鲳鱼的判别公式。典型变量分析也表明3种鲳鱼形态存在着一定的分化,变异部位主要集中在头部和尾部。不同的生活史及栖息环境可能是导致3种鲳鱼形态差异的主要原因。在所测定的3种鲳鱼线粒体DNA 16S rRNA部分基因序列中,共检测到40个变异位点,2个插入和缺失位点。3种鲳鱼26个个体中共发现5种单倍型,利用单倍型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翎鲳和中国鲳关系较近,而两者与银鲳亲缘关系较远。利用多变量形态学数据所揭示的形态相似性并不能完全反映3种鲳鱼的亲缘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38 / 14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我国鲳属鱼类养殖的发展潜力及前景展望 [J].
施兆鸿 ;
彭士明 ;
孙鹏 ;
尹飞 .
现代渔业信息, 2009, 24 (10) :3-4+8
[2]   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序列变异探讨3种鲳属鱼类系统进化 [J].
马春艳 ;
赵峰 ;
孟彦羽 ;
施兆鸿 ;
庄平 ;
赵云龙 .
渔业科学进展, 2009, 30 (05) :20-26
[3]   3种鲳属鱼类线粒体COI基因序列变异及系统进化 [J].
张凤英 ;
马凌波 ;
施兆鸿 ;
马春艳 .
中国水产科学, 2008, (03) :392-399
[4]   基于多变量形态度量学和线粒体Cyt b序列的鲈属鱼类分类探讨 [J].
海萨 ;
李家乐 ;
冯建彬 ;
木拉提 .
动物学研究, 2008, (02) :113-120
[5]  
中国鲳属鱼类的分类研究[J]. 刘静,李春生,李显森.海洋科学集刊. 2002(00)
[6]  
REDESCRIPTION OF A STROMATEOID FISH PAMPUS PUNCTATISSIMUS AND COMPARISON WITH PAMPUS ARGENTEUS FROM CHINESE COASTAL WATERS[J]. 刘静,李春生.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1998(02)
[7]   中国鲳科鱼类侧线管系统的比较研究 [J].
邓思明 ;
熊国强 ;
詹鸿禧 .
动物学报, 1981, (03) :232-239
[8]  
翘嘴鲌(Culter alburnus)群体遗传多样性及鲌亚科鱼类系统发生的研究[D]. 王伟.华东师范大学. 2007
[9]  
遗传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刘祖洞编著, 1991
[10]   Advances in morphometric identification of fishery stocks [J].
Cadrin, SX .
REVIEWS IN FISH BIOLOGY AND FISHERIES, 2000, 10 (01) :9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