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尺度下岩层渗透性与地应力的关系及机理

被引:24
作者
尹尚先 [1 ]
王尚旭 [2 ]
机构
[1] 华北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
[2] 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物探重点实验室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地应力场; 渗流场; 三重介质; 有效应力; 渗透性; 孔隙度; 尺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46 [地下水与基础];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无论是地应力场宏观控制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还是微观影响含水介质的渗透特性,都有其深刻的内在发生机制,生产实例和实验室试验表明:在宏观地质大尺度下,岩层以破碎、位移适应地应力场变化并为地下水的富集及运动提供场所,地下水则以流动和压力传递来调整含水空间、扩张岩石裂隙实现流固宏观耦合,尽管地质历史时期构造应力场经历多起叠加改造,但形成区域主要构造骨架时的地应力场与渗流场具有相当的一致性,主渗透方向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一致;在宏观地质中尺度下,应力变化剧烈区、极低地应力区、应力集中区、剪应力集中区等往往与含水介质的主干裂隙相一致,地应力均匀变化区则与基质的三重含水介质对应;在微观地质小尺度下,岩石空隙为三重孔隙介质,包括基质孔隙、裂缝孔隙和管道状孔隙,孔隙度和渗透率是有效应力的函数,孔隙岩块的孔隙度和渗透率随有效应力的变化关系符合指数型数学模型,裂缝型岩石宜用幂指数型数学模型描述,毛细管型岩石则用二次抛物线数学模型描述较为恰当.裂纹有效压缩系数、闭合压力计算揭示了裂缝性岩芯的渗透率和孔隙度损失较孔隙性岩芯损失大的机理,裂纹有效压缩系数计算还说明同一介质渗透率变化总是大于孔隙度变化;厚壁筒理论证实,实验得出的毛细管型岩石孔隙度和渗透率损失与有效应力的二次抛物线关系正确.
引用
收藏
页码:472 / 48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煤矿区突(涌)水系统分析模拟及应用.[D].尹尚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2, 11
  • [2] 范各庄矿井地下水系统广义多重介质渗流模型
    尹尚先
    武强
    王尚旭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 (14) : 2319 - 2325
  • [3] 裂缝性油藏流固耦合渗流
    黎水泉
    徐秉业
    段永刚
    [J]. 计算力学学报, 2001, (02) : 133 - 137
  • [4] 开滦煤矿防治水综合技术研究.[M].钟亚平主编;.煤炭工业出版社.2001,
  • [5] 岩石物理学.[M].陈〓;黄庭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