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7 条
中国村域人口空心化分异机制及重构策略
被引:67
作者:
郑殿元
[1
]
文琦
[1
,2
]
王银
[1
]
米欢
[1
]
机构:
[1] 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村域;
人口空心化;
人口流出;
乡村重构;
空间分异;
乡村振兴;
城乡融合发展;
同心县;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9.02.020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村域人口空心化是乡村地域系统发生剧烈演化的直接原因,也是乡村发展所需各类人才资源流失、主体日渐老弱化的关键所在,如何有效缓解村域人口空心化,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运用综合测评法对村域人口空心化程度进行测度,并结合多元线性回归和地理探测器等模型方法,得出影响村域人口空心化的主要因素,揭示其空间分异机制,从而探究重构策略。结果表明:①村域人口空心化空间分布具有明显地域差异性,西部扬黄灌区村域人口空心化均值为18.27%,中部干旱山区为21.78%,东部旱作塬区为20.37%,整体呈现西部低、中东部较高的趋势;②影响村域人口空心化的主要因素为行政村海拔、贫困发生率、地面坡度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其影响力q值分别为0.63、0.56、0.39、0.35;③村域人口空心化分异机制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且任何两种因素的交互作用都要大于单个因素的独自作用。文章基于村域人口空心化分异机制,分别从空间、经济和社会等方面探究乡村重构策略,为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参考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61 / 168+189
+189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