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滩海区沙一段下部方解石脉的地球化学与包裹体特征——以港深 67井为例

被引:11
作者
刘立
孙晓明
董福湘
马锋
马艳萍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大港油田勘探开发技术研究中心
[3]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吉林长春 
[4] 天津
[5] 吉林长春 
[6] 吉林长春 
关键词
大港滩海; 沙一段; 方解石脉; 地球化学; 流体包裹体;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2004.01.009
中图分类号
P59 [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大港滩海区港深67井第三系沙河街组一段下部处于超压带的顶部,其泥晶灰岩和钙质细砂岩中以方解石脉发育为特征。方解石脉以块状结构为主,少量为纤维状结构,部分方解石脉中分布有原地微角砾。方解石脉中石油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20~140℃,其中,液烃包裹体显蓝色荧光;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80~170℃。方解石脉的δ13C为2.30‰~5.92‰(PDB),δ18O为-14.16‰~-7.89‰(PDB)。方解石脉宿主裂缝的形成与超压破裂有关,方解石脉的成脉流体和成脉物质来自下伏泥岩层中封存的同生水和围岩。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黄骅凹陷中区和南区古地温特征及其与油气运聚的关系 [J].
邹海峰 ;
徐学纯 ;
高福红 ;
刘立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3, (02) :173-177
[2]   大港滩海区沙一段下部重力流水道沉积特征分析 [J].
胡耀军 ;
陈昭年 ;
刘伟兴 ;
马玲 ;
盛东杰 .
断块油气田, 2002, (01) :18-21+82
[3]   地震资料解释技术在大港滩海极浅海区的应用 [J].
曹雪峰 ;
梁会兰 ;
肖伟 ;
常德双 ;
李玉海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1, (04) :49-52+58
[4]   渤海湾油气区火成岩外变质带储集层中碳酸盐胶结物成因研究及意义 [J].
王大锐 ;
张映红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2) :40-42+109
[5]   沉积盆地超压系统演化、流体流动与成藏机理 [J].
郝芳 ;
董伟良 .
地球科学进展, 2001, (01) :79-85
[6]   湘黔交界中—下寒武统角砾化白云岩的动力学成因 [J].
秦松贤 ;
杨家■ ;
孟德保 ;
林启祥 ;
龚淑云 ;
王尚彦 .
地质科技情报, 1999, (03) :16-20
[7]   东营凹陷沙河街组湖相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组分及其古湖泊学意义 [J].
刘传联 .
沉积学报, 1998, (03) :10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