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黄淮流域大豆炸荚性初步分析
被引:12
作者
:
彭玉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科所
彭玉华
袁建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科所
袁建中
杨国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科所
杨国保
机构
:
[1]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科所
[2]
河南正阳县大豆试验站
来源
:
大豆科学
|
1991年
/ 04期
关键词
:
大豆;
炸荚类型;
炸荚性;
炸荚率;
起始炸荚时间;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在九月上、中旬大豆陆续成熟,十月一日前对黄淮流域的30个大豆品种(系)的炸荚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成熟至开始炸荚的天数,多数品种为6至12天,少数品系成熟时即炸荚,也有至十月一日前仍不炸荚的。成熟后第10天的炸荚率在0到30%之间;开始炸荚率在0到8.5%之间;十月一日以前的总炸荚率在0到61%之间。根据不同品种(系)炸荚性的动态变化,可将炸荚性分为单峰型、单峰延迟型、双峰型和双峰提高型4个类型,其中单峰型是主要的,双峰型对大豆产量威胁最大,特别是双峰提高型。
引用
收藏
页码:285 / 290
页数:6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