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萨大昭寺转经廊壁画制作工艺研究

被引:14
作者
王乐乐 [1 ]
李志敏 [2 ]
张晓彤 [1 ]
梅建军 [2 ]
马清林 [1 ]
机构
[1]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2]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
关键词
中国西藏; 壁画; 颜料; 拉曼光谱; 绘画年代; 制作工艺;
D O I
10.16334/j.cnki.cn31-1652/k.2014.04.014
中图分类号
K879.41 [壁画];
学科分类号
060107 ;
摘要
古代壁画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和科技发展水平的物质反映,因此,利用现代科技分析手段提取其信息并将之与古代文献结合,则可逆推其制作工艺和判定其制作时间,进而确定其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为艺术史研究和保护修复提供信息。本工作利用拉曼光谱(Raman)、偏光显微镜(PLM)、扫描电子显微镜与能谱仪(SEM-EDS)、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在西藏大昭寺转经廊壁画样品分析中获取的信息,结合文献,确定西藏拉萨大昭寺转经廊壁画绘制于清代晚期至20世纪80年代之间。此幅壁画地仗使用了阿嘎土,与文献记载一致;白粉层使用立德粉、碳酸镁和方解石等,与文献记载用白胶浆或者黄胶浆相异。同时发现壁画颜料采用藏族传统绘画配色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9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对铅铬颜料的再认识 [J].
杜昌林 .
中国涂料, 2012, 27 (07) :14-17
[2]   道教人物画像颜料的原位无损分析 [J].
何秋菊 ;
李涛 ;
施继龙 ;
赵瑞廷 ;
李玉玲 ;
邵芳 .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0, 22 (03) :61-68
[3]  
中国北方古建油饰彩画中绿色颜料的光谱分析[J]. 王丽琴,严静,樊晓蕾,马涛.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0(02)
[4]   墙壁上的史诗 大昭寺壁画艺术 [J].
叶星生 .
收藏, 2010, (01) :116-119
[5]   西藏大昭寺转经廊外侧壁画的形式特点 [J].
项江涛 .
齐鲁艺苑, 2009, (04) :26-28
[6]  
大昭寺转经廊壁画的人物塑造[J]. 项江涛.中国西藏(中文版). 2009(04)
[7]   大昭寺三维数字化应用初探 [J].
蔡广杰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0 (03) :83-86
[8]   大昭寺转经廊外侧壁画内容介绍附视频 [J].
项江涛 .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3) :65-68
[9]   西藏文物保护四十年 [J].
次仁德吉 .
中国文化遗产, 2005, (05) :10-21+5-6
[10]   略谈西藏古壁画保护的现状与对策 [J].
格桑次仁 .
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 2005, (02) :52-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