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SIS诱导小麦雄性不育与幼穗中乙烯含量的关系

被引:12
作者
刘宏伟
张改生
王军卫
王小利
方振武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作物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小麦; 雄性不育; GENESIS; 乙烯释放量;
D O I
10.13207/j.cnki.jnwafu.2003.03.009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小麦发育的 Feekes8.5时期用化学杂交剂 GENESIS进行处理 ,分别在小麦花药发育的单核期、二核期和三核期测定幼穗中乙烯释放量的变化 ,研究 GENESIS诱导小麦雄性不育与乙烯的关系。结果表明 :经化学杂交剂 GENESIS诱导后 ,幼穗中乙烯释放量在 3个时期均明显高于对照。随着 GENESIS喷施剂量的增加 ,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率也相应增加 ,同时幼穗中乙烯释放量也表现出相同的增长趋势。表明 GENESIS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的生化机理在于 GENESIS诱导小麦幼穗中乙烯释放量增加 ,乙烯释放量的变化与小麦雄性不育有直接关系。同时 ,利用乙烯合成抑制剂 (AVG)处理细胞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后 ,内源乙烯释放速率降低 ,育性得到部分恢复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乙烯对水稻CMS系及其保持系蛋白质、核酸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J].
田长恩 ;
段俊 ;
梁承邺 .
中国农业科学, 1999, (05) :36-42
[2]   乙烯与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关系 [J].
田长恩 ;
梁承邺 ;
黄毓文 ;
刘鸿先 .
作物学报, 1999, (01) :116-119
[3]   新型化学杂交剂GENESIS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的初步研究 [J].
刘宏伟 ;
张改生 ;
王军卫 ;
王小利 .
西北植物学报, 1998, (02) :67-71
[4]   化学杂交剂诱导的雄性不育花药组织内源激素的变化 [J].
张爱民 ;
李英贤 ;
黄铁城 .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1997, (01) :66-73
[5]   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性与乙烯的关系 [J].
夏涛 ;
刘纪麟 .
华北农学报, 1996, (03) :69-73
[6]   光敏核不育水稻幼穗的乙烯生成与育性转换 [J].
李德红,骆炳山,屈映兰 .
植物生理学报, 1996, (03) :320-326
[7]   植物雄性不育激素调控的研究进展 [J].
李英贤 ;
张爱民 .
中国农学通报, 1995, (03) :25-28
[8]   植物乙烯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J].
汤福强 ;
刘愚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4, (01) :3-10
[9]   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性(CMS)的激素调控机制 [J].
夏涛 ;
刘纪麟 .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3, (S4) :17-22
[10]   三种内源酸性植物激素与农垦58S育性转换的关系 [J].
张能刚 ;
周燮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2, (03) :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