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及邻区铋矿化带的发现与意义

被引:38
作者
赵元艺 [1 ]
刘妍 [1 ]
王瑞江 [1 ]
崔玉斌 [2 ]
宋亮 [2 ]
吕立娜 [1 ]
曲晓明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关键词
铋矿化; 铋矿物; 拉屋; 舍索;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69 [铋];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铋是一种稀有金属,在世界分布很不均匀,全世界铋资源绝大部分赋存在中国,我国的铋资源主要集中在湖南的柿竹园。本文通过系统的野外调查与样品采集、室内ICP-MS与扫描电镜及电镜能谱方法分析,确定班公湖-怒江成矿带12个矿床(点)单件样品铋含量达到边界品位的要求,9个矿床(点)单件样品达到工业品位的要求,最高达到9575×10?6。铋含量高的地质体东西向呈带状展布,为一铋的成矿带。确定材玛矽卡岩型铁矿、尕尔穷矽卡岩型铜矿、舍索矽卡岩型铜铅锌多金属矿-社样多金属矿-更乃矽卡岩型铜铁矿、拉屋矽卡岩型铜矿-尤卡浪脉状铅矿共4个铋矿找矿远景区。铋矿物种类为硫铜铋矿、自然铋、硫铋铜铅矿、硫铋银矿共4种。铋含量较高的样品主要分布于矽卡岩型矿床中,斑岩型矿床的铋含量较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铋的矿化时代应为燕山期,为班公湖-怒江向南(即冈底斯地块)俯冲使之闭合后碰撞阶段所形成的。拉屋多金属矿床正在开采,其矿石含有较高的铋含量,由于铋的单位价值远远大于正在开采的铜与铅锌等资源,因此,该矿床开采时需加强铋资源的评价,以提高其资源的综合利用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83 / 19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西藏申扎县舍索铜多金属矿床辉钼矿Re-Os年代学及地质意义 [J].
赵元艺 ;
宋亮 ;
樊兴涛 ;
石登华 ;
张天平 ;
陈红旗 ;
屈文俊 .
地质学报, 2009, 83 (08) :1150-1158
[2]   西藏玉龙斑岩铜矿带北段成矿规律分析 [J].
张金树 ;
多吉 ;
何政伟 ;
唐菊兴 .
地质找矿论丛, 2008, (03) :199-203
[3]   班公湖带多不杂富金斑岩铜矿床斑岩-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时代:对成矿构造背景的制约 [J].
李金祥 ;
李光明 ;
秦克章 ;
肖波 .
岩石学报, 2008, 24 (03) :531-543
[4]   加强铋资源整合 [J].
詹林祥 .
中国有色金属, 2008, (05) :54-55
[5]   西藏玉龙斑岩铜钼矿床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和找矿标志 [J].
刘占元 ;
史长义 ;
刘崇民 .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007, (S1) :189-194+6
[6]   西藏日土地区弗野玢岩铁矿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 [J].
冯国胜 ;
陈振华 ;
廖六根 ;
肖业斌 .
地质通报, 2007, (08) :1041-1047
[7]   西藏雄村特大型铜金矿床容矿火山岩的成因及其对成矿的贡献 [J].
曲晓明 ;
辛洪波 ;
徐文艺 .
地质学报, 2007, (07) :964-971
[8]   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矿集区和矿田靶区定位预测 [J].
孙忠军 ;
杨少平 ;
徐仁廷 ;
张华 ;
郑有业 .
地质学报, 2006, (10) :1566-1571
[9]   冈底斯东段南部第三纪夕卡岩型Cu-Au±Mo矿床地质特征、矿物组合及其深部找矿意义 [J].
李光明 ;
秦克章 ;
丁奎首 ;
李金祥 ;
王少怀 ;
江善元 ;
林金灯 ;
江化寨 ;
方树元 ;
张兴春 .
地质学报, 2006, (09) :1407-1421+1489
[10]   藏西班公湖斑岩铜矿带的形成时代与成矿构造环境 [J].
曲晓明 ;
辛洪波 .
地质通报, 2006, (07) :792-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