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三产业用水特征及其发展策略

被引:16
作者
洪思扬
王红瑞
程涛
来文立
焦志倩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第三产业用水; 因素分解; 投入产出; 产业关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19 [服务业]; TV213.4 [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2 ; 120202 ; 0202 ; 082802 ;
摘要
第三产业在北京市的产业格局中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从水资源配置的视角探寻三产结构优化策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采用LMDI分解方法,定量分析北京市第三产业用水结构变化驱动力特征,基于投入产出法计算各行业部门的用水系数,并进行用水特性和行业关联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产业规模的快速增长是第三产业用水需求增长的决定性因素,2007-2013年间,累计使总用水量增加了34 476.24万m3,产业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则对用水量的增加起抑制作用,两者分别使用水量减少2 861.29万m3和21 908.17万m3,产业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对用水的抑制作用不及经济产出效应对用水的拉动作用,最终导致用水量的增长。不同行业之间的用水系数有较大差异,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教育等行业的用水系数相对较大,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的用水系数相对较小,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等行业的用水乘数较大。第三产业中的高用水行业包括住宿和餐饮业等7个行业部门,潜在高用水行业包括批发和零售业等6个行业;一般用水行业为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诸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及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等感应度系数较大的行业,应优先保障水资源的供给,使用高配额、低水价的管理方式;对于文化体育业等感应度系数较小的行业,可使用低配额、高水价的管理方式,限制用水量;对于配额高且水耗低的产业,可采取水权转让手段,将富余的水权转让给水耗高且产出高的产业。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水权交易、技术推广、政策管理与机制构建四方面建议,为第三产业经济增长与用水之间的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北京市的水资源与产业结构优化.[M].王岩; 王红瑞; 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2]  
流域水资源管理.[M].阮本清等著;.科学出版社.2001,
[3]   Multi-scale entropy analysis of mississippi river flow [J].
Li, Zhongwei ;
Zhang, You-Kuan .
STOCHASTIC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RISK ASSESSMENT, 2008, 22 (04) :507-512
[4]  
Estimation of residential water demand: a state-of-the-art review.[J]..Journal of Socio-Economics.2003, 1
[5]   Model-based scenarios of water use in two semi-arid Brazilian states [J].
Doell, Petra ;
Hauschild, Maike .
REGIONAL ENVIRONMENTAL CHANGE, 2002, 2 (04) :150-162
[6]  
Daily reservoir inflow forecasting us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with stopped training approach.[J].P. Coulibaly;F. Anctil;B. Bobée.Journal of Hydrology.2000, 3
[7]  
北京市工业发展的水资源约束及发展策略研究.[D].孔伟.北京工业大学.2013, 02
[8]   西北诸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水量预测 [J].
肖素君 ;
李清杰 ;
刘争胜 ;
王慧杰 .
人民黄河, 2011, 33 (11) :77-80
[9]   北京市水足迹及农业用水结构变化特征 [J].
黄晶 ;
宋振伟 ;
陈阜 .
生态学报, 2010, 30 (23) :6546-6554
[10]   基于水资源利用的北京市第三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J].
张晓军 ;
侯汉坡 ;
吴雁军 .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9 (01) :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