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单元与社区医疗服务结合模式对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4
作者
齐素萍 [1 ]
尹琳 [2 ]
孙树杰 [3 ]
吴艳 [1 ]
吴军 [1 ]
戚春环 [1 ]
范蓉 [2 ]
郑悦 [2 ]
于洋 [4 ]
机构
[1]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
[2]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3]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急症科
[4] 大连医科大学外语教研部
关键词
卒中单元; 社区医疗服务; 脑卒中; 抑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与社区医疗服务结合模式对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是卒中单元+社区医疗组(简称联合组)、卒中单元组及普通治疗组。前2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卒中单元模式治疗,普通治疗组仅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出院后联合组患者通过社区医疗服务形式继续接受定期康复指导,卒中单元组仅进行随诊观察。分别于入选、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后采用Fugl-Meyer评分法评定肢体运动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抑郁情绪,并对各组患者评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组患者入选时,其肢体运动功能、ADL能力及抑郁情绪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联合组、卒中单元组肢体运动功能及ADL能力均明显优于普通治疗组(P<0.05);出院3个月后,发现联合组、卒中单元组肢体运动功能及ADL能力均较出院时进一步改善,且以联合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卒中单元组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出院时抑郁情绪无明显差异(P>0.05);出院3个月后联合组、卒中单元组抑郁情绪明显好转,且以联合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卒中单元组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卒中单元与社区医疗服务结合模式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ADL能力及抑郁情绪具有显著改善作用,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引用
收藏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综合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疗效的影响 [J].
郑婵娟 ;
余兰芬 ;
夏文广 ;
张阳普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8, (05)
[2]   家庭康复训练对出院后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J].
常淑娟 ;
邢晓红 ;
上官琴苗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7, 29 (08) :548-550
[3]   三级康复治疗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临床研究 [J].
孙莉敏 ;
胡永善 ;
吴毅 ;
姜从玉 ;
朱玉连 ;
范文可 ;
沈莉 ;
白玉龙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7, 29 (05) :318-321
[4]   急性期康复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影响的临床研究 [J].
张艳明 ;
姚辉 ;
屈亚萍 ;
杜巨豹 ;
程亦男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7, (01) :69-70
[5]   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观察 [J].
郑华 ;
孙宝民 ;
吕燕华 ;
于爱玲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6, (06) :394-395
[6]   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J].
朱国行 ;
胡永善 ;
吴毅 ;
朱玉连 ;
韩翔 ;
孙莉敏 ;
范文可 ;
姜从玉 ;
谢臻 ;
洪震 .
中华医学杂志, 2004, (23) :23-26
[7]   卒中单元对脑梗死住院患者早期疗效的影响 [J].
马锐华 ;
王拥军 ;
赵性泉 ;
王春雪 ;
杨中华 ;
曲辉 .
中华内科杂志, 2004, (03) :27-29
[8]   不同康复治疗计划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J].
黄晓琳 ;
陆敏 ;
彭军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3, (06) :33-35
[9]   卒中单元——脑血管病管理的新模式 [J].
郑萍 ;
章军建 .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2, (04) :259-263
[10]   脑卒中康复与脑功能重组 [J].
倪朝民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2, (09) :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