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创新与和谐社会建设

被引:7
作者
孙华平
黄祖辉
机构
[1] 浙江大学
关键词
失地农民; 社会保障; 和谐社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9 [农村社会保障、福利事业];
学科分类号
120404 ;
摘要
在当前就业压力增大、社会保障制度尚待健全的情况下,农民一旦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失去基本生存保障。而现行的征地安置方式单一,导致大量失地农民转化为城市贫民,其结果必然会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建设。文章以宁波为例,认为破解的思路不应局限于对失地农民补偿安置制度做出修补,更要立足于机制创新,建立以就业为核心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1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以龙港的社会保障为例 [J].
王美涵 ;
董文松 .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2004, (05) :1-7
[2]   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来自浙江省的案例分析 [J].
杨翠迎 ;
黄祖辉 .
农业经济问题, 2004, (06) :11-16+79
[3]   解决失地农民保障问题的几点思考 [J].
李亚华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3) :358-363
[4]   土地换保障:妥善安置失地农民的基本设想 [J].
卢海元 .
中国农村观察, 2003, (06) :48-54
[5]   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J].
鲍海君 ;
吴次芳 .
管理世界, 2002, (10) :3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