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南喀斯特生态环境与土壤生物初步研究

被引:18
作者
向昌国
宋林华
张平究
潘根兴
王静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南京
[4] 北京
关键词
石林; 喀斯特土壤; 动物多样性; 植被条件; 生态系统退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31 [地貌学(地形学)]; S154 [土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071012 ; 0713 ;
摘要
我国西南喀斯特生态环境在近50年中发生了巨大变化,森林覆盖率大幅度下降,土地质量退化,石漠化严重。近几年,我国西南已进行了有效的喀斯特生态环境治理,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石漠化严重发展的势头并没有受到明显抑制。云南省石林风景区乃古景区主要有自然灌丛、次生柏树、原生草地、次生草地和裸露红土地等5种不同植被覆盖生态系统样块地。在该地按不同土壤深度采样,分析了土壤含根量,土壤生物的群落构成,进行了土壤生物多样性指标计算。研究样块地共采集到土壤动物标本5门10纲28目(类)共935头,表明该区土壤动物生物量较同纬度森林生态系统小,并且以蜱螨目、弹尾目、线虫目、鞘翅目和后孔寡毛目为优势类群,线蚓目、蜘蛛目、鳞翅目、双翅目为常见类群。土壤生物多样性指数在1 5以下,并随植被退化而急剧降低至裸露地的0 11。派盾螨科在石林景区各种环境下均有较多分布,是本灰岩红壤地区的适生类群。螨类中的礼服甲螨科和士革螨科对生态系统退化十分敏感;而螨类 弹尾类总个体数比值>1 5,与同纬度森林生态系统中<0 55有根本不同。喀斯特区域的生物量(个体密度)和类群数都大大低于同纬度低海拔非喀斯特区森林生态系统下。说明喀斯特景观在土壤动物多样性角度上的脆弱性,并说明生态系统保护对于喀斯特地区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岩溶动力系统中的生物作用机理初探 [J].
曹建华 ;
袁道先 ;
潘根兴 ;
林玉石 .
地学前缘, 2001, (01) :203-209
[2]   表层带岩溶作用:以土壤为媒介的地球表层生态系统过程——以桂林峰丛洼地岩溶系统为例 [J].
潘根兴 ;
曹建华 .
中国岩溶, 1999, (04) :3-12
[3]   南亚热带森林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J].
廖崇惠 ;
李健雄 ;
黄海涛 .
生态学报, 1997, (05) :99-105
[4]  
中国土壤动物[M]. 科学出版社 , 尹文英等著, 2000
[5]  
地球表层系统土壤学[M]. 地质出版社 , 潘根兴著, 2000
[6]  
中国亚热带土壤动物[M]. 科学出版社 , 尹文英等著, 1992